由球場通道步出世界盃比賽場地……的廣告板外,你試過嗎?我試過,我真係試過。來到分組賽第一輪最後一場比賽──波蘭對塞內加爾,幾經辛苦,終於能夠真正踏足場內,於廣告板外拍照,感受世盃氣氛。
港媒唯一攝影證
今屆世界盃,香港足總獲分發3場記者證,當中只有一張是攝影證,全港各傳媒經過抽籤後,《蘋果》幸運地獲得這張唯一的攝影證,而我,被選中代表《蘋果》使用這證。早在1月已開始在網上註冊,等了又等,到3月底申請正式批核。然而,取得攝影證,也並非代表每場比賽都能在場邊拍照,畢竟賽事拍攝位置相當有限,故擁有攝影記者證後,仍要為每場比賽在網上申請。
親疏有別,世界盃攝記分為3個組別以定優先次序,一是國際通訊社及對賽國家的主要傳媒;二是其餘參賽國家,以及主辦國俄羅斯的主要傳媒;三是餘下的俄羅斯傳媒,以及其他國際傳媒。作為跟參賽國家毫無關係的香港人,當然是第三組別。
比賽當日我較平日更早到達場地,因要攞籌,希望取得較佳位置。我是第三組中第10位選擇座位,開賽前兩個小時再回到傳媒中心揀位。
此時,比賽場地莫斯科斯巴達球場突然橫風橫雨,幸只維持短時間,賽前已停雨。攝記進入草地範圍的通道,在其中一個角球旗後方,雖然不如球員般有音樂配襯下進場,但步入球場一刻,場內逾4萬名觀眾正叫喊。事前我沒特別期待,但這一刻,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大概就是「世界盃原來是這樣」。
拍攝世界盃的,相信都是最專業的攝影師,而我,是一個文字記者,器材亦非最理想,只是用上一般香港體記的基本裝備,發覺旁邊的俄國記者有跟我完全一樣的配備,但一直只放在地上,用另一相機和長鏡頭拍攝球賽。球賽展開,我已沒有興奮,只有緊張,因鏡頭所限,真正能拍攝的機會不多。最終,幸運地拍攝得伊祖沙古爾起腳令施安尼克擺烏龍的一刻,我的首場世界盃,總算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