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汶澤主持「走佬去臺灣」節目,集集精彩,我最喜歡看他帶觀眾窺探臺灣樓巿。
其中一集,他帶觀眾參觀一個500呎單位,在臺灣,500呎單位只能設計成套房,供過渡性質的短暫居住。也就是說它只適合單身男女或周末同居,不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家。
另一集他帶觀眾走入一個放盤中的豪宅,1980呎,兩夫婦居住,本來剛剛好,但是因為有了孩子,家庭成員增加了,這個單位就不夠住了。聽到這兒,杜汶澤代表香港人,露出「非常遺憾」的笑容。杜汶澤指指客廳一角,說香港人很可憐,一家五、六個人就只能住那麼大的地方。
香港人對空間的慾望被一再壓縮,就像一個做了胃部切割手術的減肥者,食慾無限縮小。香港人對空間的要求,跟其他地區的人變得很不一樣。500呎,在香港可以是一個兩房單位,甚至三房單位,容得下三代同堂再加一個外傭。1980呎,在香港可以是十個新推出「豪宅」的面積總和。
新樓盤面積越來越小,從3字頭到2字頭再到1字頭,沒有最小只有更小,巿場測試不出香港人可忍受的最小空間究竟是多少。香港人心目中的dream home究竟是怎樣的呢?有人告訴我希望一家三口可以擁有一個300呎的單位,「300呎已經很大很夠!」也有人對面積無要求,只求「一張可以兩邊落牀的睡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