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闖關 古蹟群中建25層私院團體斥破壞完整性

聖公會闖關 古蹟群中建25層私院
團體斥破壞完整性

【本報訊】聖公會提出將中環下亞厘畢道港中醫院舊址重建為25層高非牟利私營醫院惹團體批評,古諮會今日開會討論該方案,古蹟辦認為方案可接受,但工程位置接近歷史建築,促做好保護措施。中西區關注組對古蹟辦感失望,批評方案破壞了古蹟群完整性,考慮向國際保育組織求助。
記者:鍾雅宜

聖公會去年提出將中環下亞厘畢道港中醫院舊址重建為25層高非牟利私營醫院,項目範圍涉及4幢歷史建築,古蹟辦文件指,聖公會提出寓保育於發展的計劃可以接受,因保護方案與建築物價值相稱,但項目位置接近歷史建築,認為需做好保護措施,確保歷史建築不受影響。

港大3建築建議列古蹟

聖公會主教山建築群部份達170年歷史,其中會督府、聖保羅堂及教堂禮賓樓3幢一級歷史建築,舊聖公會基恩小學為二級歷史建築,聖公會建議將3幢一級歷史建築全面保留,基恩小學只保留外部立面,內部作有限度改動。
反對項目的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不滿古蹟辦回應,「好失望,咁都可以接受,保育水平好低」,指如此龐大及樓高25層的建築物興建在古蹟群中完全破壞其完整性,促古諮會小心考慮,擬向國際保育組織求助。
古蹟辦亦建議將3幢位於港大的一級歷史建築列為法定古蹟,包括建於1932年的馮平山樓,前身為港大中文圖書館,用以紀念東亞銀行始創人馮平山,曾被日軍改作研究所,現為博物館;另外兩幢建築為儀禮堂及梅堂,二戰時被徵用作瑪麗醫院救援院舍,現為大學行政辦事處。
早前古諮會通過建議將跑馬地藍塘道92號大宅「弼廬」及深水埗嘉頓有限公司建築列為二級歷史建築,一個月公眾諮詢期已過,前者未收到反對意見;涉及嘉頓公司意見則有384份,當中380份反對評級。
另外,2009年古蹟辦曾建議將亞皆老街中電行政辦事處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及將利群道3號及4號、半山干德道44號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但因業主反對而未有通過評級,古諮會今日亦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