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女中佬開餅廠8個老死追創業夢

中女中佬開餅廠
8個老死追創業夢

創業本不是年輕人專利,但人到中年,除了髮線失守,身型走樣,勇氣亦敗走,創業夢,應怎樣追?在大埔一家食品製作工場內,有4個夢中人,因學做甜品結緣,本無突破的人生,因一個機會展開新一頁。去年他們集資約100萬元,把一所食品製造工場頂下來,今年2月開業,專做甜點和西餐到會訂單,客源不乏四星級酒店,兩個月公司已收支平衡,這班中佬、中女似乎寶刀未老。

記者 梁銘恩

食品工場共有8名股東,五男三女,平均年齡40歲,背景、階層不盡相同,唯一共通點是對甜品的熱愛,互相認識於職工盟培訓中心舉辦的基礎甜品班。甫踏進工場,迎面而來的是最老資格的Ricky,他是前茶餐廳東主,年紀最大、資歷最深,是公認的老大,負責管理工場行政事務。說話淡定、不慍不火的聲調恰如其性格,他站在廚房的爐頭旁,慢慢道出這趟創業夢的緣起。

工場原是西餐廳中央廚房,上手東主需承接父親家業,過千呎的場地包設備、連同貨車、冷凍車、租金上期等,Ricky形容是以「超值價」30萬元轉售,「有客底、有設備,唔使由零開始」,8個股東在一個月內拍板決定投資。

被問到成功關鍵,Ricky坦言當初心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學,「個個都係業餘,但有熱誠,起碼大家有心去做一件事」,合作時各股東地位平等,「有分工,冇分post(職位)」。承接工場舊有客戶,再開闢新客源,現時先集中做甜品,Ricky說客戶包括四星級酒店、咖啡店、放題和西餐廳,「酒店通常半製成品,用我哋個餅底再加工個面」,經營兩個月已收支平衡。

年齡對中佬中女而言,是優勢亦是劣勢,贏在有經驗、輸在翻身機會難,「機會來到,評估過贏嘅機會大,就去馬。」股東之一的Edmond學廚出身、說話爽快,入廚已有6年,他說早渴望轉型,等待的只是時機,笑言創業猶如「多咗個仔」,「年紀係唔後生,不過有魄力去試」。他和家姐Cara夥拍入股,一個膽大,一個心細,兩姊弟互補不足,「有咩都直接講,咁多個股東我同佢嗌交最多,兩姊弟咩都鬧一餐,邊個啱就邊個大聲,都係講道理」。

面對能言善辯的弟弟,任職秘書已有10年的Cara說話輕聲細語,「以前返工就係等收工,人生冇咩意義,等放假、等退休人生就咁完」,過了人生上半場,突然迎來一個機會,「好興奮,好想做呢行,但一路得個諗字……其實都咁上下年紀,而家創業會唔會太遲呢?」在丈夫支持下她決定辭職完夢,「最後都係想博一博,唔好驚失敗」,她謂中年人有財力、人脈和經驗,絕對可再發展事業。

甜品製作現時主要由Cara和另外兩名女將負責,Cara主力研發產品,家庭主婦Pearl則負責生產線操作,她天性樂觀,自謙「冇乜天份,只係鐘意煮嘢食」,笑言做「師奶」做足10多年,現重回社會,心態似返到校園,與其他股東「好似讀書嗰時日日見咁,一齊玩」,寄工作予娛樂。年過半百事業再出發,開心最重要。

職工盟培訓中心市場拓展及就業服務部經理梁佩雯表示,過往甚少有學員在完成培訓課程後合資經營生意,今次幾名同學仔創業做出不俗成績更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