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農工大學抽查東京灣和沖繩縣座間味島海岸的貝殼類生物,發現牠們體內大量積聚微塑膠粒,團隊過去曾在東京灣的鯷魚體內發現膠粒,但貝殼類生物出現微膠粒卻是首例。
負責調查的高田秀重教授團隊於2015至2017年間在東京都和川崎市的東京灣採集青口和硬殼蛤,又在座間味島採集環紋堅石蛤,結果在其中27隻貝類體內發現微膠粒。
微膠粒數量最多的是來自座間味島的環紋堅石蛤,每一克含有23個粒子。座間味島海岸充斥大量包括來自亞洲各國的塑膠垃圾,可能是環紋堅石蛤體內有較多膠粒的原因。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等團隊本月發表研究,稱市場上銷售的貝類體內積蓄許多微塑膠,顯示貝類遭污染的情況很可能遍佈全球。
微膠粒是指直徑5毫米以下的微細膠粒,今屆G7峯會舉行期間,歐盟和加拿大通過削減海洋塑膠垃圾數目的目標,但日本和美國拒絕簽署。
日本《共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