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飲食網炮製「肉糭地圖」

台飲食網炮製「肉糭地圖」

昨日是端午節,大部份人都會吃糭應節,在台灣吃糭不是只有鹹肉糭、鹼水糭,根據飲食網站「台灣燙」公佈的「全台肉糭地圖」(圖),糭的餡料有很多變化,例如台中人習慣吃糭配麻薏,還會在糭子裏包進蚵乾(蠔仔乾)、竹筍等餡料,一張圖為食家揭秘各地隱藏版「特殊糭」。

隱藏版「特殊糭」

「台灣燙」指出,在台灣,糭子不單止根據糭葉和糭子的調理方式分類,糭子的餡料其實很多變。根據調查發現,南部地區有部份民眾會在糭餡內包進米豆、皇帝豆,用來取代花生,且還是要用日曬而成的皇帝豆乾,包糭前才泡水發豆。客家糭還會包進菜脯與豆乾;且相較常見的鹹蛋黃,台北、台東、澎湖等地還有民眾會在包糭時加入滷蛋,是家鄉與親戚間傳承、區域性文化性很強的「特殊」糭餡。
台中糭屬於包進炒到半熟糯米、類似油飯的北部糭,當地就有賣糭數十年業者在糭子內包進台中沿海與金門一帶特產的蚵乾,香氣濃郁;且台中大坑盛產有麻竹筍,新鮮竹筍也成為糭餡之一。但因為竹筍富含水份特性不易保存,市售糭子一般不會包,是自家吃糭才有的享受。
中央社/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