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馬王」一詞,其實跟英文的Horse of the year意義不盡相同。Horse of the year直譯是「年度最佳馬匹」;「馬王」則除了講究成績,還須具備王者霸氣和傳奇色彩。
2005年「爪皇凌雨」季內五捷囊括百週年紀念銀瓶、打吡、女皇盃和遮打盃,論所贏賽事的地位和獎金,凌駕季內六捷的「精英大師」所贏的香港短途錦標、速度系列和女皇銀禧紀念盃。如果選的是Horse of the year,「爪皇凌雨」當選似更合理。
但選委看來用了中文「馬王」的概念來投票,剛創下17連捷紀錄的「精英大師」也就順理成章的封王了。
並無馬迷對這樣的結果持有異議,就連「爪皇凌雨」的馬主周漢文也落落大方的說了一句:「精英大師」在我心目中是馬王中的馬王!
2007年馬會以「一戰定馬王」的口號來為遮打盃宣傳。是役「爆冷」繼女皇盃後,再一次甩開跑第二的「爪皇凌雨」獲勝。
但由馬會主導的選委,赫然選了「爪皇凌雨」當馬王!
選委的決定有其道理,「爪皇凌雨」兩敗於「爆冷」前,曾在香港金盃擊敗過「爆冷」掄元,隨即遠征杜拜攻下了司馬經典賽。
只是宣傳口號沒兌現,「爆冷」未能當選馬王,不過其後此駒於2009年當選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