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3個月內兩度有港人在台灣租車炒車後涉嫌走數,有旅遊界議員相信是個別事件,隨着自駕遊在台漸趨普遍,建議港人應該清楚理解台灣車保賠款細則,事前亦可在香港先行購買旅遊保,以作多一重保障。
看清賠償條款細則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圖)表示,港人近年流行到台灣自由行,難免會租車自駕遊,惟港人始終不熟悉當地道路情況,易生意外;即使在當地租車時同時購買車保,亦應看清楚賠償條款細則,如是否包括全車損漽賠償,又或會否有墊底費等等。他又建議若要多一重保障,港人可先在港購買旅遊保,當中包括租車時撞車需賠償修車相關費用,以免出現大額賠款時大失預算。
至於一再有港人租車時自炒,被指故意拖欠巨款離台,姚相信只是個別事件,但認為報道有助港人加強危機感,租車時看清條款,小心為上。被港人走數的墾丁租車公司女負責人陳小姐表示,其父經營車行超過26年,當地租車客中,港人佔兩至三成,以往曾發生車禍,但均屬小意外,未試過要觸及賠償修車期間無法出租的損失及折舊費等範疇。她指女事主租車後當晚便因熄匙未關車燈致兩度要換電池,相信對方新手加心急落斜,才會發生意外,亦相信今次只是個別人士質素問題,並非全部港租車客均會故意拖數。
■記者莫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