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通世盃:如果我是冰島人 - 仙道彬

睇通世盃:如果我是冰島人 - 仙道彬

想不到一支擊敗港人至愛英格蘭的球隊,近年竟慢慢成了新寵兒。上周六逼和阿根廷,冰島門將荷杜臣一躍而成MOM,實後更獲香港「歌son」Eason陳奕迅頒獎,令港迷更添親切感。
冰島人口只得三十多萬,面積小之又小,可是足球成就絕不失禮。從前冰島靠主場搵食,因球場多處高地又當風,配合他們高大的球員進襲,對手非常難頂;可是在16歐國盃,這支維京後代就叫球迷刮目相看。在分組賽力壓葡萄牙次名出線,強如C朗,對他們的比賽一樣一球未進。出線後,冰島先在16強勇挫英格蘭,之後才在八強不敵法國,算得上舉世震驚。
冰島主力以基菲爾施古臣最出名,其他不少都來自四大聯賽以外的球隊,甚至足球只是兼職,有點像我們之前看法羅群島,有園丁有農夫有牙醫那種;冰島教練賀基臣在球場以外是名兼職牙醫;門將荷杜臣也當過多年導演,但如《少林足球》的對白,他心中那團足球之火從未熄滅,結果到15年才真正投身職業足球,加盟荷甲奈梅亨。
冰山之下,足球之火何來?冰島曾是魚腩,試過被丹麥大炒14:2;到90年代開始才因政府投放資源,足球才慢慢燃起火苗。冰島先天環境極差,一年有四分三時間下雪,根本找不到草地球場,至今亦只得13個室內球場,可是全國上下沒為此找藉口。最重要是家長都視體育為人生必修,學校規定學生要學習球類運動,從而訓練紀律和團體精神,最重要是父母都認為運動員是高尚職業,不介意子女投身而中。除了足球,據Meet Reykjavik指,該國馬術、手球、高球和籃球一樣盛行。
如果我們都是冰島人,最實在的,就是入場為自己的「國家隊」吶喊。大家高呼「我們也可是冰島」之時,不妨入場支持本地波,不妨努力背熟港足的球員名字,不妨在英超外,也收看港隊的比賽,為他們打氣。港超也好港隊也好,從來都需要支持,冰島人的維京式拍掌值得羨慕,可是大球場或旺角場的港式粗口何嘗不是一道風景?冰島逼和阿根廷1:1人人讚好,港迷也像與有榮焉,其實三年前旺角場以2:3僅負卡塔爾,才真正值得驕傲。
全國十分一人口飛到俄羅斯支持國家隊,冰島的熱血叫人欽佩;冰島領事Hulda Thorey Gardarsdottir早前受訪透露,16年對英格蘭的比賽,收視率達驚人的99.8%!就如擊敗英軍後的維京式拍掌,在沉默的戰嚎之中,從所有冰島人身上,都感受到那份一往直前的氣魄,由國家民族而來的自豪。

由語言到足球,由鐵桶陣到團結爭勝,冰島值得香港人學習的有太多。比起財大氣粗的英格蘭球星,冰島的確更值我們支持。
周一心水,與冰島一樣來自北歐的瑞典,首戰將面對南韓,未必有優勢,決取南韓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