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攘27年 反對聲下與希臘簽協議 馬其頓改國名 爭入歐盟

擾攘27年 反對聲下與希臘簽協議 
馬其頓改國名 爭入歐盟

希臘與鄰邦馬其頓於一片反對聲下,昨天簽署歷史性協議,尋求化解長達27年的馬其頓國名爭議,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加入歐洲聯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鋪路。

儀式在希臘與馬其頓的天然邊界、大普雷斯帕湖(Great Prespa)南畔的希臘小漁村普薩里德斯舉行。馬其頓總理扎埃夫(Zoran Zaev)率官員坐快艇渡湖而至,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在碼頭恭候,兩人見面即擁抱問好。

聯合國談判專員見證儀式

齊普拉斯形容協議是「勇敢、歷史性兼有需要的一步」,「我們今天在此,是要治療長年的傷口,開創通往彼此和平、融洽與成長的道路,為着我們兩國、為了巴爾幹半島,也是為着歐洲。」扎埃夫贊同:「我們兩國該要走出過去,展望未來。兩國人民都想要和平……我們將成為夥伴、盟友。」
在兩國外長與聯合國談判專員尼米茲大筆一揮後,到場見證的嘉賓都起立鼓掌,包括聯合國專責政治事務副秘書長迪卡洛和歐盟外交專員莫蓋里尼。尼米茲自1994年開始為兩國斡旋,昨天79歲生日的他形容「兩位總理給我送了一份大禮」。
在簽署儀式結束後,齊普拉斯渡湖到馬其頓晉午餐。這是馬其頓在1991年脫離前南斯拉夫獨立後,首次有希臘總理到訪。

多達70%希臘人反對協議

不過協議仍要獲兩國國會確認,亦需要馬其頓舉行修憲公投取得人民的同意,始可生效。但化解爭拗卻非人人樂見,雖然齊普拉斯前日以153票對127票安全挺過反對黨在國會提出的不信任動議,但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仍矢言會運用否決權阻易名,即使易名可以換得希臘支持該國加入歐盟和北約。
希臘不滿「馬其頓共和國」之名,除了是擔心對方乘機爭奪希臘北部馬其頓大區的主權外,亦因為「馬其頓」對希臘具重大意義:2,000多年前亞歷山大大帝統治的馬其頓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明傳播到中東各地。
希臘民調顯示,多達70%希臘人反對妥協,昨日有500示威者試圖踩場,跟阻止他們的防暴警察衝突,而前日更有數千人就在議員就不信任動議辯論時,於國會外示威,怒斥齊普拉斯是「賣國賊」。普薩里德斯村民昨天怒說:「把馬其頓這名稱拱手相讓,我們怎會開心?」村裏的教堂昨天更敲喪鐘致哀。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

雅典反對協議示威者與防暴警察衝突。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