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藝術家唔X使食飯咩?

【詠物誌】藝術家唔X使食飯咩?

【詠物誌】
82歲的藝術家Billy Apple襲港,中午和他吃飯時,他大口大口地喝着啤酒,臉頰泛紅如紅蘋果,率性得可愛。So what?藝術家也是凡人,白雪公主也會放屁。這位曾與明星藝術家Andy Warhol 合作的前衞普普藝術悍將,就曾經辦過一個展覽叫「如你我一樣生活的藝術家」(The artist has to live like everybody else),這句子源自他一九八○年代末的作品《付款》(Paid)系列。

當Warhol不斷借名人肖像畫而上位時,Apple反而老實地銷售起「自己」,將「生計」當藝術出售,叫大家替他「埋單」。例如,一位藝術家朋友為Apple的車付了換胎的費用,他收到了Apple記錄這次交易的「特製」作品為回報。結果,被裱起在畫框的「作品」,有他衝紅燈的罰款單、租單、買畫具材料收據、受傷獲賠償的保險單,由日常生活的痕迹變成了「等價交易」的收藏品。「賬單詳細的數字就是工作的價格,交易非常純粹,同時在證明藝術家的確像其他人一樣生活嗎?在人的意義上,你能看到藝術家生活方式,見證他們做選擇和出錯。」Apple 笑着解畫。
Apple正在Rossi & Rossi畫廊進行的個展《Billy Apple®跨越六十年1962—2018》,是他創作生涯一次全面回顧,其中最有趣的就是這個延伸的《付款》系列。四張一套被裱起來的Apple個人賬單,大家替他生活「埋單」,就能換取這些正本單據「藝術品」,選項包括替他付屋租、銀行收費、裝裱費等等。Apple說,這樣做他便可肆意創作,而自己便能以作品為重心而不是其他人。這概念不正正在諷刺Warhol在名人效應下失去自己嗎?他想表達藝術家一樣能貼地生活和變老,但同時,藝術家也要吃飯。

認真玩嘢 等價藝術交易

Apple八十年代起,同樣以「藝術交易」為主題創作過不少話題作品,個人或機構收藏可以指定藝術家繪畫影像的形式,他甚至為了自己兩次換股骨手術以作品作交易。「這是我不妥協時代所作的具政治性藝術宣言。」Apple說。一九六四年的「美國超級市場」展覽甚具開創性,他與當時不少重要的美國波普藝術家,包括Warhol、Jasper Johns、Robert Watts等,用作品把畫廊堆砌成超市,Apple向我展示當時的《生活》雜誌嘲笑這展覽,刊出他與作品合照配上幽默圖說:「Billy Apple凝視着其標價$500的一片西瓜。」
想不到,訪問時我跟他竟也實踐了一單「藝術交易」。我拿出小腳架、手機、咪線和夾燈來採訪他,他對我的「鴨寮街草根攝製架生」驚為天人,要跟我換作品。我不好意思用不值多少錢的地踎創意換他的作品,只好開玩笑跟他索香吻,但他堅持要交換,我惟有請他在宣傳紙卡上簽個名留念,完成了一宗皆大歡喜的藝術交易。
從波普到概念主義、身體藝術至商業社會以玩嘢形式進行批判,打從Apple「再生」開始。原名Barrie Bates的他一九三五年出生於新西蘭的奧克蘭,一九六二年他漂染了一頭金毛示人,從此改名、移居紐約抹去舊身份,並將自己個名註冊成為品牌,努力創作和推銷自己。

撰文、攝影:鄭天儀 (作品由Rossi & Rossi畫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