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下大雨,飛機延誤,兩班併成一班,登機的時候,乘客都塞在登機橋的通道裏,排在身後的幾個上海大媽情緒高漲,一邊慢慢移向機艙,一邊熱烈地爭論中國飛機好還是美國飛機好。
「美國飛機當然比中國飛機厲害啦!」「誰說的,美國的軍用飛機厲害,但民用飛機就不如中國啦!」「你瞎說,美國人的飛機是全世界最厲害的,俄羅斯飛機也厲害。阿啦中國飛機不行的呀!」「你說的是從前的事情啦,現在中國不一樣的,阿拉的飛機很好的啦!」上海女人聲音大,大媽的聲音更不得了,一條通道裏嗡嗡響的都是她們中美飛機爭論的回音,然後她們就坐上了不知道是哪個國家製造的飛機。
上海大媽喜歡爭論,上海大叔也不遑多讓,在我前面緩行的兩個上海大叔在爭論着機上的座位是怎麼安排的,登機證上的號碼到底是窗口位還是路邊位?這其實只要進了機艙就可以知道的,但兩個上海大叔就是要在通道裏爭論不休,然後其中一個大聲來了一句:「我坐的飛機多還是你坐的飛機多!」另一個便嘎然收聲。看來他坐飛機的次數真的比人少。便不響了,這種狀況,在上海話裏叫「吃㿜」。
於是我就夾在上海大媽和上海大叔的聲浪中緩緩而行;句句聽分明,腦子嗡嗡響。這些大媽大叔的日子一定不寂寞,細細碎碎,不明不白都是他們的情趣。他們也不怕人明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吵,健康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