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署打擊農地建屋 4年充公26幅地

地署打擊農地建屋 4年充公26幅地

【本報訊】市區一房難求,有人不惜違法在農地建屋。地政總署指近年霸佔官地及在農地興建違契建築情況日益嚴重,建築物越起越豪,部份外形如外國度假屋,有村屋更以過百萬元出售,故分別於2014年及17年設新措施加強打擊,如嚴重違契的農地會被充公,今年將新增中央特別行動組處理大型違規個案。據悉,被回收地皮的包括在崇山新村一大型貨櫃村,業主在繳付罪款後獲批取回土地。
地政總署首席地政主任(土地管制及契約執行組)梁𨯫興接受訪問時指,2014年署方加強打擊違契建築,如發現有興建中建築物會立即要求業權人拆卸,否則由政府清拆;若涉嚴重違契如農舍建劏房,若限期內未還原,地皮會被充公,以往曾有人在2公頃農地興建80多個劏房單位。

籌組60人「重案組」

梁指自2014年至今署方已充公了20個個案、共26個地段土地,業權人提出寬免要求取回土地,但需先將土地還原、繳付等同單位市值租金的罰款,及簽署文件擔保農地只作農業用途等,至今一宗個案可取回土地。元朗地政處首席地政主任沈中南指,該個案為元朗一貨櫃屋村,搭建了多間2層高貨櫃屋,個案被揭發後署方重收土地,業權人在清拆建築物及繳付數十萬元罰款後獲批取回土地。據悉,涉事貨櫃村位於崇山新村,2014年被本報揭發建有約20個貨櫃屋,以3,500元出租。
另一嚴重個案位於元朗溱柏附近,沈指該農地建多間紅磚屋出租或出售,業主「呃人當正式樓契賣畀人,每間百幾萬」。地署將地皮重收,業權人正申請取回土地,涉罰款過百萬元。署方亦帶傳媒到元朗雞嶺視巡一幅近萬平方呎、已重收農地,曾有17間劏房,住27名住戶,包括孕婦及長者,因部份業權人疑非本地人,增加執管困難,共花近4年才完成重收。
沈中南指興建中的違契建築亦會着力打擊,2014年至今已拆卸220間興建中構築物,署方曾發現元朗有農地正興建10間村屋,「都幾豪華,起到好似泰國度假屋」。署方指正籌組一個60人的中央特別行動組,梁𨯫興形容為「重案組」,希望可打擊涉及大面積土地、較複雜的霸地或違契個案。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