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立項到通車歷時11年,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在立法會表決通過一地兩檢條例的最後關卡後,只差通車最後一步。高鐵工程總共耗費納稅人864.2億元,施工期間的工程超支及延誤,測試期間又發現車站漏水及列車出軌等諸多問題,但最令港人憂心的是一地兩檢能否有效暢順運作。《蘋果》帶大家細數這個名為「香港西九龍」的高鐵南大門總站,將來會是如何運作。
高鐵一地兩檢實施方式,將透過新通過的法例,將香港西九龍站內約1/4空間,佔地約10.5萬平方米的地方,連同高鐵列車車廂「視為」內地口岸區。雖然口岸位置位處香港境內,但中央政府與港府早前透過人大常委會決議及本地立法的「三步走」方案,正式在香港鬧市地底闢出全面實施內地所有法律的內地口岸區。
根據港、粵政府簽署的合作安排協議,將有5個內地部門的執法人員會進駐車站內地口岸區,包括出入境邊防檢查人員、海關、檢驗檢疫人員,鐵路公安及口岸綜合管理機構人員,合共約有200人,並不得越界執法。據港府早前指出,鐵路公安將會陀槍當值,內地口岸區人員亦不過夜。惟傳真社曾揭發,車站設有名為「口岸辦保安員宿舍」的房間。
港府在宣傳片段一直標榜一地兩檢過關極為方便。惟一般乘客在香港西九龍站,從入站到登上列車,則至少要過4關。營運港段高鐵的港鐵,至今仍未公佈車站安檢安排,但中共喉舌《大公報》去年9月引述權威消息報道,安檢程序需要在旅客「入站前」進行。旅客接受安檢後,才能走入車站地面大堂,再轉到地底B1層的車站大堂購票。
至於購票安排與內地高鐵網絡相同,採取實名制,車票上會印有旅客姓名及回鄉卡等證件號碼。乘客在B1層入閘前,會有港鐵外判職員負責核對旅客資料;入閘後旅客將會乘扶手電梯到達地底B3層的離境層,於同一樓層接受港、中的兩檢程序。旅客在港方口岸區經「e道」或入境處櫃台過關後,便會經過連接中港口岸區的旅客通道,兩地司法區界線會貼在地面以便識別。進入內地口岸區,旅客會繼續接受內地邊檢過關等手續,完成過關後,便需在同層的候車區等候。當列車開出時間將至,車站職員會再安排乘客,到車站最底層的月台登車。
廣深港高鐵本線共設6個車站,包括位於番禺的廣州南站、慶盛站、光明城站、深圳北站、福田站及香港西九龍站。在客運量最高的130天鐵路高峰期,本線每日班次最多為114對,但預料大部分只到深圳;至於能直達內地其他14個城市的長途車,在最頻密的高峰期,每日班次為13對。
雖然通車在即,港府至今仍未與港鐵簽署營運協議,而高鐵具體營運班次表,亦尚未公開。高鐵長途車每日能有多少班車,來往香港至上海及北京,最引起公眾關注。不過內地媒體早前已漏口風,厦門《海西晨報》上月引述消息報道,13對長途列車之中,前往北京、上海、昆明、長沙及福州,每天只會對開1班;其餘8對列車,有3對以厦門為總站,前往汕頭潮汕站則有5對。
運房局回覆本報查詢時,未有回應入站安檢安排及長途車班次等消息是否屬實。該局發言人稱,港府正繼續就高鐵香港段的實際營運安排,包括列車開行方案等與中國鐵路總公司進行商討,並會適時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公眾公布商討結果和營運安排的細節。至於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服務經營權方面,政府、港鐵公司和九鐵公司已展開商討,會適時公布商討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