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看到什麼?
何解大家反應如此熱烈?才不過十數條錦鯉,於原本民居旁種滿蓬勃菖蒲的坑渠,流水水質改善後在健康暢游……
童年時代,鄉下我老家長巷與鄰居之間有明渠,一直連接到村邊闊落與后海灣連結屏山河。遇颱風或暴雨,河水激漲,河魚並附近連片魚塘的塘魚順水游到我們家門前,雨停水過,留下魚毛蝦毛,還在坑渠間活生生;那是一個未被渠務封河、殺自然生態的年代。
坑渠錦鯉因為發生在日本,即引來大家七嘴八舌慨嘆禮失求諸野,惆悵中國禮儀周周古文明淪落。
港人或許抗拒發生在內地的事實,其實,水鄉杭州西湖景區、蘇州老城景區都存在着類似日本坑渠錦鯉小確幸的風景。
當然那是遊客區,蒙受特別關注;慘在香港連旅遊景點,例如吾鄉堂皇得不得了號稱「歷史文物徑」,沿途至不缺便是行人路或醜、或破爛得不得了,膠瓶垃圾充斥滿途,眼見心羞愧,中國人哪、香港人哪,何日與日本人文明水平來個……不敢相信平手,回報一個接近?
大眾網絡上踴躍回應:沒可能,絕對沒可能!比較?好心不要詆毀人家日本人。
真正感慨應該是香港人面對香港愈演愈不像樣、不順眼的巿民文明程度及政府既不監管、也不嚴懲的辦事能力。
那用太多唇舌?
Share網絡上一條流傳頗廣極短片,才不過幾條錦鯉暢泳,回應過百條;對一個只有一千多個面書友的戶口說來,即是超過10%回應,Like或嬲嬲的數目多得不得之了,看來關注香港環境有心人還是有的;大家並非冷漠,憤慨只是政府無能,太上領導無心,眼看中華古文明衰落而無助,香港從香變垃圾飛揚而臭港,人人有心而無力,議員們競選時發出的響亮承諾老早比廢紙還廢,比長毛的飛鞋還臭!
不理建制派還是民主派,競選時曾經講過全屬廢話,幾人真正為港人至基本的生活質素發過聲、落過工夫?時光荏苒,四年一度,不過一場接一場大龍鳳。
眼前不少區域垃圾、建築廢料堆積成山,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如若官員、議員真心為港做事,我城風景怎得淪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