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求生】港島粉麵王過江挑機 孖住大埔特首賣家鄉糭

【小店求生】港島粉麵王過江挑機 孖住大埔特首賣家鄉糭

【小店求生】
大埔有一間潮州粉麵店,開業約一年,低調得很,茶記格局,隔籬是老字號「陳漢記」、清湯腩名店「群記」等等,競爭極大。老闆是上海人王逸雲,因貌似林鄭月娥,而被稱為大埔特首,一年前她邀請朋友陳志欣出山,拍檔在大埔開店。陳志欣是潮州人,在灣仔合和附近開潮州粉麵店「合興」,薄有名氣,高峯期經營包括筲箕灣東大街等三間分店,後來灣仔店舊樓清拆執笠,加上傷患便打算退休,最後受王逸雲邀請而復出。端午前夕,兩人忙碌地接定單包糭,王逸雲包上海糭,陳志欣則包潮州糭,很有傳統味道。

大埔名物是魚蛋粉,欽記、洪記、廣成,還有牛腩強敵如蔡潤記、群記等等,竟夠膽空降大埔開潮州粉麵店?「我好自大,原本對自己信心十足,怎料來到大埔,發現多數大埔人對老店食開有感情,都是慣性消費,我們開了半年卻蝕錢,惟有變陣賣獨家及自己家鄉食物。」陳志欣說。

上海人王逸雲(左)一年前邀請潮州人陳志欣出山,拍檔在大埔開粉麵店。

潮州糭上海糭 限量各五百隻

他賣的牛腩麵,湯底用豬骨、雞骨等熬足八小時,不加味精,味道較清淡,有別於一般傳統潮州粉麵店。「大埔人食開較濃味的湯底,便覺得我們較淡,不過我對自己出品很有信心,所以無想過改變自己製作。」獨家菜還有手撕雞淮山麵,更可選擇三款拌醬,另一招數便是增加售賣家鄉食物,如王逸雲的上海春卷,陳志欣的潮州蝦棗等等。
逢端午節前接訂貨先做,兩款糭各限量五百隻。陳師傅包的潮州糭,用花生及潮州豆包,是家鄉汕頭的做法。「香港其他店包的潮州糭大多是用綠豆、紅豆,但這種豆,我們家鄉叫「番豆」,是專程從家鄉運過來的。這種豆不值錢,通常農村自己種,自己食,自供自給。」陳師傅說。潮州糭主要材料是豆、花生,還有五香粉醃過的肥豬肉、菜脯、冬菇等等。「好多人以為以前潮州人窮無東西食,所以放菜脯在內,但我說不是,因為食糯米和豬肉很膩,所以食完菜脯便不會膩了。」
上海糭則由王逸雲操刀,「以前在上海家附近有一間賣糭舖頭,但爸爸為了我們食得好些,他會包給我們,所以每次包糭都會很掛念自己的爸爸。」上海糭最重要是用豉油醃過的糯米,只用生抽、老抽、再加少少油,通常醃半小時便可包,還有冬菇、金華火腿、豉油醃的豬肉,為了迎合港人口味,更會加上鹹蛋黃,甘香惹味。

潮州糭除有潮州豆、花生外,主要材料還有用五香粉醃過的肥豬肉、菜脯、冬菇等包裹而成。$20

【上海糭】
有冬菇、金華火腿、豉油醃的豬肉,為了迎合港人口味,更會加上鹹蛋黃。

上海糭最重要的靈魂是用豉油醃過的糯米。$28

【潮州糭】
會用上花生及潮州豆,這是家鄉汕頭的做法。

除了花生,還有從汕頭運過來的「番豆」,雖然不值錢,但這是潮州糭的靈魂。

手撕雞淮山麵有三款拌醬可供選擇。$39

牛腩河湯底用豬骨、雞骨等熬足8小時,不加味精,味道較清淡。$30

牛一香港仔魚蛋粉專門店
大埔運頭街75-87號永和樓地下

記者:何嘉茵
攝影:鄭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