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耿耿於懷,性愛情慾至獸性、也至人性,不理歡愉一夜,還是連環不分日夜;純粹個人需求與人無尤(道德責任相關配套,當事人好先自理清),同枱吃飯、各自修行再正確不過,一些人逍遙法外,另一些人飯後無奈需埋攞命單。愛滋病浮面單紐約一城成千上萬人因AIDS倒下。上月《紐約時報》周日特輯:紐約1981~1983人情文化巨變之三十六個月,時裝設計師Diane von Furstenberg說得至切:……我們活在前人未曾享用過的自由開放世代,發夢都諗唔到,以為食完飯拍拍屁股,竟然有條巨額尾數要埋單……
為她70~80年代頗負盛名時裝同行老友Perry Ellis 1940-1986(Marc Jacobs師父)奉上追思短文最後的一句,也是整個特輯,甚至愛滋這件無形重量級殺傷力機器悄然而至的注釋。
聽說好些活過愛滋殺戮震撼漩渦那代人,目睹身邊朋友,甚至至愛;一個一個生不如死、最終難逃一死地倒下……心理震驚過度,爾後;失去性能力,甚至抗拒性愛,頓失生而為人至基本權利與享受。
80後、90後,當然2000後不會理解當年不分性別、不分種族、不分社會階層、不分政見、不分攣直,不論一次性性交,還是群交雜交亂交,聽聞近期上網約炮友不少拒戴安全套,一句:Prep定唔Prep?
答案Prep咗(事前藥),以為有藥醫有備無患,一天光晒,全開放,恁搞……不少不知伴侶性癮與習慣者立高危地,無端走入鬼域不知凡幾。
愛滋之外,還有梅毒、淋病……等等攞命性病呢?
有仔有女的你,仲以為係Baby,年齡低至甚至十二、三四歲,有朝一日發現懷孕?恭喜你!
只怕染上愛滋;扣好安全帶唔該,呢份震驚完全有可能,非常極有可能!
那些年死於愛滋紐約名人(巴黎呢、阿姆斯特丹呢、今天整個中國呢?)不少天才橫溢,飯後埋了攞命單的名單不止長,信手拈來,一些早已傳聞或有佈告,另一些,啊……原來他、她、他們突然人間蒸發,還以為隱居求安靜,原來已因愛滋離世:Tina Chow、雷里耶夫、Halston、Keith Haring、Alvin Ailey、Herb Ritts、Robert Mapplethorpe、Martin Wong……全皆所屬領域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