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這天在進入議會時不慎撞到透明的玻璃門,手上的咖啡倒瀉地下,弄污了地面。馬克呂特拿過清潔工手上的地拖,自行清理了地面。現場的清潔工對他的表現讚不絕口,誇他親民貼地,有責任感。有工作人員拍下了馬克呂特抹地的短片並放上網絡,網民當然很like,不過有評論員則不以為然,認為這反映了「2018年,我們對政治人物的要求很低。」還有人質疑是預先設計的表演。
威權制度下,政治人物不但高高在上,而且對民眾保持高度戒備,一方面他們以提防敵人的姿態提防民眾,另一方面,為爭取民心,需要隔些日子表演親民騷,劇本一早寫好,演員一早選定,也許反復排演過,以確保萬無一失,而「影評」當然更是不可或缺的。
不過在荷蘭那樣的民主國家,政客與民眾距離一向不遠,從政者大可不必預先寫定劇本,用拖地方式來表現親民。如果親民是政治需要,那早已成為從政者的本能。倒是民眾有需要反問自己,「我們對從政者的要求真的降低了嗎?為甚麼?我們應該對他們寄予甚麼希望?我們認為他們只是表演者嗎?我們相信今時今日,仍有從政者抱負極大的政治理念參政嗎?而他們最終能夠做到甚麼?我們是滿意現實政治,還是已經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