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店秘技】
好多人認識大埔的「華輝餐廳」,是因為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在那兒取景。但其實早在電影之前,華輝就已經名聲在外,被譽為大埔之寶。能成為大埔之寶,是因為餐廳已有三十多年歷史,更是24小時營業,可謂陪着大埔人成長。餐廳供應茶餐、粉麵、小菜,更附設餅部,而華輝最有名的,正正就是餅部出品的蘋果批。
平常有餅部的茶餐廳,一般都只有蛋撻、椰撻、沙翁這類傳統餅食,但華輝卻有蘋果批這西方滋味。原來蘋果批是華輝老闆陳生年輕時在酒店學會的,到自己做老闆了便放在茶餐廳內賣,西食茶記用,難怪特別突出,引人注目,更成了招牌菜。
四分一青蘋果帶出酸味 焗20分鐘
這招牌蘋果批,有大小之分。大的是八吋蘋果批,在餐廳內分成六件切件出售,或客人可以原個買走。另一種小的就像蛋撻大小。用料做法味道其實是一樣,但資深食客卻深明兩者的分別。大的蘋果批,吃起來餡料比較豐富;小的則皮厚一點,更能吃到餅皮的牛油香,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口味來選擇大小。不過有時,真係唔到你揀。因為蘋果批只在每天早上8時半至下午4時出爐,師傅會按銷量生產,雖然幾乎是每小時新鮮出爐,但因為焗爐只有兩個,所以每日只做到約30個大批、100個細批,每日大約下午4時左右就已經賣光光了。近年更有不少大埔朋友把華輝的蘋果批當成「散水餅」之選,幾十個幾十個的買走,又有不少人會原個大批買走當生日蛋糕,所以蘋果批就更難入手。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坐一趟凌晨紅Van來到還可以吃到蘋果批,那不過是電影給你的美好憧憬。
與其成日食唔到,學識自己做不就好?特別鳴謝大方的老闆娘陳太,派出華輝餐廳的餅廚梁傳照師傅親自教路。材料很簡單,蘋果5個、青蘋果1/4個、提子乾約20粒、雞蛋1隻、牛油70克、檸檬一片、麵粉一磅、淡奶半碗以及糖一湯匙。先把蘋果去皮去芯切成片備用,檸檬片加水打爛。之後兩者一同放入煲,加10克牛油大火轉細火煮至蘋果腍身,然後攤涼備用。與此同時就可以做餅皮了,麵粉、蛋、牛油、淡奶、糖搓成餅皮,鋪好在8吋餅模上,放上蘋果餡,接着隨意加入提子乾,蓋上批面,掃上蛋漿,放入已預熱焗爐用210°C焗20分鐘即成。新鮮熱辣出爐的蘋果批,特別好吃。在家自己做的話,更可以配一球雲呢拿雪糕,加杯熱咖啡,滋味升級。
華輝餐廳
大埔鄉事會街13號地下
採訪:陳詠敏
攝影:黃健峰、蔡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