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NBA球季,兩「士」爭冠,勇士再次技壓騎士。馬後炮的討論,若Game 1沒有JR史密夫那記「世紀出圈」,騎士會否先拔頭籌?先拔頭籌的話,戰況又會否不一樣?籃球如人生,都沒有如果;況且橫掃是清脆的一記重拳K.O.,也就沒甚麼好說了。個人認為即使騎士先贏一仗,充其量都只是避免食蛋,因兩軍差距的確太大;來到季尾,一直在透支身體苦苦支撐的占士體力下降,距離就更加明顯。
Game 4來到第四節已經分出勝負,被遠遠拋離的騎士亦於四分多鐘時換走占士;比賽進入垃圾時間,鏡頭不時對準在後備席的占士──木無表情,眼神失焦,只呆呆的等待完場。
不知何解,這一幕似曾相識。想了良久,對了,07/08球季年總決賽,湖人以場數2:4不敵塞爾特人。那一季的Game 6到第四節,湖人早已無力回天,塞爾特人的後備席上一片喜氣洋洋;還未完場,皮雅斯已把一整桶紅色的運動飲品倒向時任綠軍教練李華士身上,與呆滯地坐在板凳上等待完場的拜恩形成強烈對比──就是那種眼神。
能力再強的球星都難敵整體戰,十年前後已分別在兩代聯盟的代表人物身上驗證。其時拜恩依然是個大反派,外間對他的評價是自大自我的獨食鬼;但緊接一季,他隨即領軍奪冠,於總決賽擊敗魔術;09/10年球季再與塞爾特人爭冠,成功復仇,率領湖人連霸,同時亦完成自我救贖。拜恩用刻苦訓練終於攀上前人高度,以努力令Hater折服,往後的事,都是歷史了。
努力真可改變旁人觀感,不能討人喜歡,亦起碼值得尊重。觀乎占士今季表現,盡力了,也力盡了,喜不喜歡,都無法不佩服。再將他作些無結論的比較並無意思;是否G.O.A.T.都好,他都肯定會在籃球史上有自己專屬的一頁。現役傳奇本來就不多,別待退役才來懷念。畢竟,他33歲了。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