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聯去年底推共享房屋項目,一個單位由兩戶人共住,於土瓜灣提供61個住宅單位,惟申請人數冷淡,現時入伙率僅三分之一。負責營運的聖公會福利協會指,港人着重私隱,對共享房屋概念仍然陌生,但預計可在3個月內租出所有單位。有即將入伙的單親媽媽指,輪候公屋多年仍未可上樓,共享房屋助她解決燃眉之急。
記者︰梁銘恩
位於土瓜灣道68A-70C的4幢唐樓,61個單位由恒基兆業地產以1元租予社聯,租約期為兩年,由聖公會福利協會負責營運,供輪候公屋達3年以上、或居住環境惡劣的2至3人家庭申請。截至6月,聖公會收到約60份申請,當中有三成申請來自單親家庭,有3人住戶輪候公屋長達7.7年。經社工配對兩戶人後,陸續有20個單位出租,入伙率僅三分之一。
本周舉辦開放日
對於申請數字較預期冷淡,聖公會福利協會助理總幹事李美玲認為,港人住屋講求私隱和個人空間,暫對共享房屋理念較陌生,本周會舉行開放日,目前仍開放予公眾申請,料可在3個月內租出所有單位。
土瓜灣共享單位面積約500至600呎,一廳兩房,房間約70至130呎,客廳和廁所為公共空間,部份單位更設有兩個廁所,配備雪櫃、電磁爐、電飯煲和風扇等基本傢俬。惟大廈沒有升降機,樓高8層,居民出入要行樓梯。單位入住期限為2年,月租限於住戶入息25%,綜援人士則按單位使用人數的最高租金津貼水平釐定,水電費按人數比例收取。
經社工配對,下月將入伙的阿欣(化名)和阿芳(化名)均來自單親家庭,各自育有8歲和6歲兒子,二人共繳月租約6,000元。任職家庭助理的阿欣指,雙方見過幾次面,認為大家背景相近可做「同屋主」,形容兩個家庭「關係可以係家人,大家互相照應,有時落街買餸,留低個仔喺屋企都有人睇住」。她指過去曾租住百多呎套房單位,月租5,000多元,但衞生情況差劣,認為土瓜灣單位寬敞、交通方便。
任職幼兒中心助理的阿芳大讚單位物有所值,「好似新樓咁,全部翻新晒」,她指因與家公關係惡劣,欲與兒子搬離自住,輪候公屋已有3年多,認為共享房屋助她解決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