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股票暴升暴跌,其實有跡可尋。
本周初太陽能股及新能源股突然暴跌,原因是中國突然「緊急煞車」,今年新建的太陽能電站電價降低,以及大幅削減國家補貼,即時生效。市場預期新建電站會大幅減少,新能源企業增長受阻,而供應商則憂慮產能過剩,於是整個行業板塊被洗倉。
雖然政府下發一紙命令,在投資角度而言,是非系統性的政策風險,即是預料之外,「輸咗無仇報」,毋須太介懷。不過如果投資者對內地太陽能行業有所留意,理應知道過去兩年,每年年中都會有一波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站項目上馬,業內稱之為「630搶裝潮」。
搶裝潮的出現,也是源於政府補貼政策及電費調整,市場擔心新政策令投資回報降低,於是紛紛在死線前申請建設太陽能發電站。不過,近日內地的相關行業新聞中,都指出今年的「630搶裝潮」不及預期,太陽能發電組件價格持續下跌,已為行業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另一方面,國家政府長期為太陽能行業輸血補貼,自身款項越見捉襟見肘。部份持有內地多個太陽能電站的企業如信義光能(968)及協鑫新能源(451)等,它們的業績中都顯示未到賬的國家補貼應收款項越滾越大,其實亦反映出中長期而言,政策出現調整的機會將越來越高。如果投資者對這兩項事實有所留意,理應可以快人一步,避免中伏。
對比去年雞犬齊升的日子,今年投資難度驟增。不過只要投資者能夠多留意各路資訊,除了更快知道上半年智能手機及太陽能行業前景不穩外,亦能洞悉今年炒作主題如生物醫藥、零售消費等都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而受資金追捧,投資路上趨吉避凶會更容易。
徐風
http://facebook.com/1min.investment/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