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兩個特朗普(安裕) - 安裕

東西南北:兩個特朗普(安裕) - 安裕

《紐約時報》評論版撰稿人、該報前駐北京特派員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最近一篇文章〈Democrats Childishly Resist Trump's North Korea Efforts/民主黨人孩子氣抗拒特朗普的北韓努力〉,應是一年半來,在這份以批判特朗普著稱的美國第一大報上,為數不多的支持特朗普政策評論。文章第一段是這樣寫的:「譁然,震驚,特朗普真做了對的事」。接着第二段是,「悲哀地,國會裏的民主黨人卻以特朗普式回應」,民主黨人「似是關心挖特朗普的牆腳,多於支持與北韓的和平進展」(They seem more concerned with undermining him than supporting a peace process with North Korea)。
這是踏入執政第二年的特朗普現象:內政依然被自由派媒體和民主黨人批評得體無完膚,通俄門固是窮追猛打目標,硬銷廉價愛國主義、充耳不聞禁槍呼聲,一一都在此列。可是,外交沒有一面倒,退出巴黎氣候協議與伊朗核協議,雖然有不滿聲音,然是稍縱漸逝。至於美國與中國關係和北韓問題,與一年前相比,則是180度大變。以對中國關係這一環來說,特朗普當選後仍未入主白宮前,曾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引起前朝官員、民主黨人以至媒體群起責難「不懂與中國打交道」。如今審視過去一年,國會兩院通過《台灣旅行法》,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同讓法案過關;今年3月特朗普宣佈擬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關稅,民主黨鷹派讚揚特朗普做得好,還說比起之前幾屆政府甚麼都不做的態度積極得多。到了紀思道這篇文章,輪到自由派傳媒人為特朗普的北韓政策擊鼓助威,斥責民主黨一些人不識大體的「孩子氣」,稱走前半步勝於步向戰爭。

內政失分需藉外交扭轉

當下美國政壇有兩個特朗普:內政上的特朗普一言一行引發巨大爭議,個別決策更是逆時代反潮流大倒退,外交上的特朗普在某些範疇則獲跨黨派支持。美國總統必須服膺國家最大利益,特朗普的內政在輿論眼中做不到這一點,媒體口誅筆伐當是免不了;外交北韓問題則如紀思道所言是「特朗普的嶄新務實主義」(Trump's newfound pragmatism),客觀說明美國現行的北韓政策,獲得最挑剔的自由派傳媒肯定。姑勿論最終特金會是否開得成,或者有沒有達成協議,美國與北韓從一年前的互相謾罵到如今互有往還,特朗普在美國國內已立於不敗之地:到這時候,峯會成功與否,已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決定;關鍵是從艾森豪威爾到奧巴馬,11任總統都做不到像他那樣,在朝鮮半島問題往前跨出一步。
現實上,特朗普需要借助外交,拉起因為內政失分而低落的民望。他需要像尼克遜那樣,以外交把自己推到歷史高位,這便得打破固有格局。尼克遜訪華的算盤是一鴨三吃:拉攏北京對付蘇聯、爭取與北越和談撤軍越南、托起因反戰運動而滑落的民望。這三樣最後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成功,他想不到的是水門案令他一切努力徒勞無功。特朗普有效法尼克遜的破局之舉,與北韓金正恩融冰是其中之一,之後攏絡金正恩構建不再敵視美國的朝鮮半島氛圍是之二,之三是組建聯盟包夾中國。

打台灣牌取得兩黨共識

美國的西太平洋戰略藍圖,還有台灣這一隻牌。近期美國立法機關和行政部門通過並簽署有關台灣的法案,其間並無出現特朗普與蔡英文電話事件後的類似反彈,美國的亞太戰略,在內政分歧惡化之下達致共識。下星期二6月12日,除了是特朗普和金正恩峯會之日,也是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新大樓揭幕之時。這座耗資2.5億美元的建築物,是美國在台灣的地下大使館,凸顯美國近20年對台灣態度的變化。大樓是在喬治布殊時代簽約,建築工程是在奧巴馬年代進行,在特朗普任內揭幕。雖然早前對美國參加揭幕官員身份頗多猜測,然而單是建築物落成,加上美國的台灣政策陸續出籠,從出售軍火逐一審理到參議院草案建議美軍參加台灣軍事演習,台灣這隻牌,只差甚麼時候甩出去。
對北韓策略,美國自由派傳媒和民主黨看法或有落差,對台灣是高度一致。兩蔣年代,個別民主黨重量級議員對蔣家威權統治批判甚力,於美國亞太戰略而言,台灣作為美國「不沉航空母艦」一直不變。再說,就算華府與北京簽署三個公報,「一個中國」到對台售武都有具體文件,但美國對三個公報有後着,多年來更沿着這些後着維繫美台關係。最近,台灣傳出美國可能出售二手M1A1坦克,或者出租F-15戰機,儘管所有傳聞都未有證實成真,不過,顯然台灣這一隻牌,此刻已在民主共和兩黨手上。
特朗普的內政仍是一團糟,外交路向逐漸清晰,國防部長馬蒂斯「印太可以多帶多路」講話、聯合參謀部主任麥肯齊的「美軍太平洋奪島經驗豐富」,都是意在言外的明示而非暗示。加州大學政治系教授連錫(Miroslav Nincic)曾稱,美國的外交政策必須服膺三個目標:一、國家安全,二、國家繁榮,三、意識形態。特朗普上台一年半以來,當前的美國外交,毫無疑問是沿着這三點目標推進。

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