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醜聞不絕,從馬時亨到林鄭月娥、陳帆,都由漫不經心變成信誓旦旦要嚴肅跟進。是因為醜聞掩蓋不了?是因為輿論窮追猛打?當然不是。他們只是因為被指違背了上月剛出台的港澳政策「韓四點」,才急急轉軚。正是因為只想向北京交代,才會出現特府諉過港鐵、港鐵諉過承辦商和工人的糊塗賬,未能交代是否造假、如何追究、監管責任誰負的問題。如此惟上不惟實,反映香港官商齊折墮,豆腐渣工程只會越揭越多。
被批評違背韓四點急補鑊
從高鐵試運行爆出連串問題,到沙中綫紅磡站被揭「短筋」醜聞,港鐵與特區政府一開始都未放在心上,因此馬時亨有OK論、天口熱、冇祈禱等怪論,而特區政府就盲撐馬時亨。林鄭月娥未向馬時亨問責,還向傳媒緩頰,指馬時亨的言論是無心的,並非隱瞞或不問責。身兼港鐵董事局成員的陳帆更撐到出晒面:「其實你問我,在專業的角度,我覺得這是非常負責任……我希望大家在這個層面可以讓香港的專業工程團隊多一點信心。」
至6月1日,風向突然改變。港鐵雖然對五次發現「短筋」還是發現剪了五條鋼筋仍在反口覆舌,陳帆已改口說若發現違法情況會報官究治,也不排除任何跟進行動,包括設獨立調查小組。本周二,林鄭也聲稱,政府高度重視事件,已要求港鐵盡快提交報告,會嚴肅跟進。港鐵當日也舉行董事局特別會議,聲稱會嚴肅處理,翌日又開記者會交代事件,不再是「我哋話畀你聽OK就得㗎喇」。
特區政府、港鐵如果願意接受輿論監督,嚴肅面對高鐵、沙中綫問題,當然是好事。可惜,特府、港鐵轉軚並非循現有機制善盡監管責任,甚至不是聽到民意而主動糾錯,而是聽到北京吹雞,被西環批評違背了「韓四點」有關重大工程要優先考慮工程質量、評估社會反應的指示,才急急出來補鑊,以致港鐵趕不及交報告、對剪筋過程的說辭仍顛三倒四。
所謂「韓四點」,是由港澳辦主任張曉明5月11日在四川出席川港合作會議時傳達的中央領導人對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的四點指示,重申一國兩制不改變不動搖、維護行政長官權威、注重改善民生、按市場化機制推進港澳與內地合作項目。其中,第四點還強調,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建設必須以工程質量和法定程序為優先考慮,而且要認真評估主流民意和社會反應。
工程質量問題變政治風暴
據透露,這位未具名的中央領導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港澳事務協調小組組長韓正。當時與會的還有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
「韓四點」言猶在耳,高鐵工程、沙中綫工程就頻爆醜聞,港鐵、特區政府還漫不經心,何曾優先考慮工程質量和法定程序,何曾認真對待民意和社會反應?在西環提點後,陳帆、林鄭月娥、馬時亨終於開始「高度重視」,而中共在港喉舌也質問港鐵和特區政府在事件中的角色和責任問題,質問是不是「等事情鬧大了、鬧得天怒人怨才來急急補鑊」?
港鐵的工程質量問題隨時演變成政治風暴,不只削弱特府的管治威信,更影響一眾高官的仕途。於是,第一招是層層卸膊,第二招是港鐵自聘第三方獨立專家調查,第三招是出席電台節目滅火,但惟上不惟實的結果是,前言不搭後語,剪筋過程、監管漏洞、責任追究等問題仍是矇查查。香港工商文化、官場文化折墮如斯,大白象工程又爭相上馬,豆腐渣問題還少得了嗎?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