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會本該是全球期待的世紀峯會。可在特朗普「唔開又開」加上倉卒成事下,峯會開始有點肥皂劇的味道,能否達成甚麼實質廢核協議更是個重大疑問。
特朗普跟金正恩都是不按常規出牌的政治領袖。前者喜歡出口術及bluffing擾亂對手,在貿易戰上變來變去就把政治夥伴及對手都弄得無所適從。後者則喜怒無常不斷有驚人之舉,忽然可以從不斷核試的「火箭人」變成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手牽手越過三八線的「親善大使」,讓所有專家跌眼鏡。
雙方立場南轅北轍
只是,兩個人再出位、再不按牌理出牌也不可能把美朝兩國在核問題上的巨大分歧一夜掃光,甚至能否真正收窄鴻溝也有重大疑問。美國歷屆政府包括特朗普政府在朝鮮無核化問題上的立場很簡單也很清楚:就是要求北韓全面、永久、不可逆轉的放棄核武計劃,並讓國際社會核實整個棄核計劃。特朗普唯一稍稍鬆口的是考慮讓北韓分階段放棄核武,不必立時及一次過銷毀。
北韓在核武問題上的立場同樣不複雜。核彈及洲際導彈是金家王朝的救命草,是防止美國或其他國家逼北韓regime change的殺着。金正恩及親信相信,只要手上擁有這種武器就不會遇上利比亞狂人卡達菲死於亂軍中的下場。金正恩再退讓、再想扮成和平使者也不可能隨便交出自己的護身符,任人宰割。
峯會上的兩個人,一個想北韓盡快解除武裝,一個死命保住自己的核按鈕,要有實質進展,美國或北韓需要大幅改變自己的立場,甚至形同向對手投降。兩人今次「合作」搞峯會都是為了爭取政治本錢,有誰會願意被看成投降的一方呢?
撇開原則及立場還有很多logistics的問題,包括峯會的安排及會後有沒有聲明,聲明如何寫等等。可千萬別小看這些技術性安排的難度。北韓、美國雙方敵對幾十年,彼此了解少得可憐,官員之間沒有互信可言,任何說話、聲明都習慣從最壞的角度考慮。上月底特金會幾乎破局就因為美國副總統彭斯提到卡達菲option,引來北韓外交官員猛烈抨擊,並且公開指摘彭斯是笨蛋。
在近乎水溝油的情況下,雙方官員包括外交官要找到得體又令兩國元首不示弱的安排不容易,誰先進場誰先把手伸出、坐次如何、國旗怎樣擺放、吃不吃飯、寒暄閒聊會說甚麼等都必須摸底然後確認;短時間內能否一一解決是個大疑問。
事實上金正恩見特朗普跟與文在寅見面不同,文金會可以像韓劇一樣有各種文化鋪排裝飾,雙方不會有甚麼反感,短時間就能安排。特金會卻不可能像韓劇或美劇般由某一方面主導,如何弄得兩邊滿意是大考驗。
峯會後的聲明如何遣詞用語更是困難。若是太空泛天花亂墮一番特朗普難以吹噓成甚麼突破,要有實質承諾例如放棄核武的具體時間表或外國專家檢查細則北韓難以同意,即使如年前達成的伊朗核協議北韓也不會收貨。另一邊廂特朗普把伊朗核協議批得體無完膚再單方面撕毀。換言之,算中間落墨的伊朗式協議雙方都難以接受,再多的退讓更是不可能。那特金會的會後聯合聲明還有甚麼可以寫的呢?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