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有意指控中國遊客人數澎湃,影響旅遊及環境生態;只是借鏡他們外遊數目,可見環球遊客急劇上升帶來對旅遊景點非良性發展。緊隨中國遊客數目上升,印度外遊人數正逐步不斷跟上。
2000年,中國往國外旅遊人數一千萬;2017年,增至一億四千萬。2017年,進入泰國遊客達三千五百四十萬,超過泰國人口一半。其中一個明顯原因,單去年中國遊客數量增長百分之十二,成為旅遊泰國最大的單一民族。
不久前水都威尼斯發出遊客人數爆棚警報,更曾落閘控制進入威尼斯旅客數目。
剛過星期日Post Magazine 封面標題:Taking A Break,內頁:Paradise Lost(At Least Temporarily )天堂失落(起碼暫時),所指天堂,位於安達曼海,泰國Phi Phi島。
2000年電影,影星里奧Leonardo Di Caprio 主演The Beach以來,國際旅遊聲譽從此高唱入雲,近年得逢中國人環遊世界恩澤四海,夾在布吉島與泰國南部之間的石灰岩島嶼、尤其美不勝收Maya Bay,更為遊客朝聖目標。
結果:人潮高漲、每天平均吸引4000人湧現,人聲、音樂聲與船艇發電機噪音齊響,塑膠垃圾在沙灘遍佈、在海面飄浮(即棄飲用水瓶尤甚),本來是活力非常的珊瑚礁生態環境幾乎完全被破壞。
別無他法,泰國國家公園當局只好宣佈:2018年6月1日起,Phi Phi島將會暫時關閉,期望休養生息漸次復元。
菲律賓總統Rodrigo Duterte 亦宣佈以長白沙灘並藍天碧海馳名Boracay島暫時關閉。自1980年代菲律賓人愛上這片人間天堂,繼而傳播至西方遊客,至公元2000年已晉升世上至美麗、至具魅力沙灘。近年遊人急劇增加,天堂已難接受旅遊業衝擊,就地闢為垃圾堆積區處處皆是,白沙灘與海水漸受污染,空間有崖遊客無限,已達難以承受警戒線,最終無奈落閘放狗,宣佈關閉。
近年世界各地旅遊景點都發出警報,遊客人數不斷上升,景點的外觀及氣質被破壞情況不斷擴張。旅行曾經被視為至浪漫、至吸引的生活節奏,已在人數無止境地膨脹下,漸失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