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關我咩事?少數族裔英文堂學鎮壓史實

六四關我咩事?
少數族裔英文堂學鎮壓史實

「不是中史科老師,不是通識老師,而會教這個議題,我想在香港少之又少,但我會繼續堅持。」英文科教師吳美蘭任教的學校以少數族裔學生為主,初中和高中均不設中史和歷史科,但她會找有關六四的英文資料作教材。她認為學生要在港落地生根,就得認識中國近代發生的重大事件,學會珍惜和維護現時香港還擁有的東西。

記者:黃海燕 程詩敏
攝影:周智堅 伍嘉亮
剪接:魏利民

英文科教師吳美蘭有超過20年教學經驗,會用六四英文報道作教材,又會用英語旁述六四影片給學生看。(周智堅攝)

中四的溫同學(右)認為六四事件關乎自己國家和上一代,所以與他有關連。(伍嘉亮攝)

中三的尼泊爾裔學生Urbashi(右)表示她選擇居住香港,就要知道中國和香港的歷史。(周智堅攝)

就讀國際學校grade 10的黃同學說不太認識六四,覺得事件與她不太有關係。(伍嘉亮攝)

少數族裔傷感 新移民學生迴響大

吳美蘭老師的名字你未必有印象,但提起2010年在庇利羅士女子中學,有教師趁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推銷政改方案時,舉起「我有權選特首」標語,你一定會有印象。教學超過20年,吳老師2012年轉教其他中學,仍然貫徹其「良心老師」作風。她指幸好英文科不像其他科目有特定議題,因而有空間將六四、艾未未等事件放進教材。除了英文報道,她也在堂上播放六四影片,「我可能用英文旁述,或者就這樣給他們看。」隨後讓學生自由在黑板上寫出感受,看到學生的留言,她直言深受感動。

「有同學寫覺得好恐怖,亦有同學說覺得原來自由好珍貴。」她說。少數族裔學生看過六四片段後會表現傷感,內地新來港學生迴響則更大,「說在大陸完全沒收過任何這些信息」。吳老師強調不會強加任何立場觀念給學生,若有學生質疑資料造假,她會鼓勵他們自行翻查當年的香港和外國媒體報道。因為學校不設歷史和中史科,少數族裔學生選修科目以實用和就業為重,所以英文課反而成為了他們認識中國和香港歷史,建構身份認同的機會。

要落地生根 就應知歷史

在討論環節,她問學生若是當時的民運人士,會怎樣做?反過來若是當年的北京政府,又會怎處理?「有學生說若他們是政府,絶對不會開槍,或者傷害自己的學生和市民,會透過對話去解決問題。」她觀察到大部份學生對六四事件感驚訝,有好奇心想了解更多,深信下一代可做到薪火相傳。

不論任何種族的學生,吳老師認為只要打算在港落地生根,就需知道中國近代發生的事,鑑古知今才懂得「好好珍惜,並盡量維護我們現時還擁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