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殺人犯 - 馮睎乾

毋忘殺人犯 - 馮睎乾

昨晚看外媒一段短片,報導摩蘇爾(Mosul)的戰後景況,感觸良多。就在此時此刻,同一片空空洞洞的藍天下,地球有一個滿目瘡痍的煉獄,活蹦亂跳的小孩身畔,都是堆疊如山的屍骸,而我們卻不知道。摩蘇爾是一座古都,閱盡阿述帝國、馬其頓帝國、波斯帝國的滄桑興亡,「摩蘇爾」這名字來自阿述古城「Mepsila」,早見於古希臘史家色諾芬筆下,誰又想到這地方會有今天的光景?
二○一四年六月伊斯蘭國攻陷摩蘇爾,兩年後伊拉克政府反攻,從此展開一場慘絕人寰的困獸鬥。當地居民無分老嫰,都被用作人肉盾牌,有倖存者見過一位老人被地雷炸飛,「肉片從天而降」。戰火熊熊燃燒十個月後,伊拉克終於在一七年七月宣佈勝利,然而市內六成建築物已土崩瓦解,傷亡更難以估計。戰後八個月,《Vice新聞》派記者到摩蘇爾,情況駭人聽聞:滿街仍是骸骨,這邊一隻斷手,那兒一個人頭,居民要無奈地與屍體一起生活下去;更有一個恐怖的房間,堆了過百屍首,似是平民,慘不忍睹。有人說,伊拉克政府極度憎恨伊斯蘭國入侵者,故寧願任由他們死無葬身之地。這說法很難成立,因為大量屍體顯然是平民百姓,而他們也未必死於伊斯蘭國的毒手,更可能是伊拉克政府的無差別射殺。那房間的死者為何遇害?兇手是誰?至今未有調查,恐怕今後也不會有。
有一位廿三歲女護士,率領幾個醫學生以及沒經驗的朋友,義無反顧做仵工,此舉固然可敬,但也引發一個問題──遇害者的死因將永遠無法追究。《Vice新聞》尾聲旁白說:「對摩蘇爾居民來說,現在只有一個緊急目標:令城市回復正常,適合生活,即使這意味着,大家必須忘記這裏所發生的最壞的事情。」的確,人必須向前望,不能總跟死屍同眠,但也不應該遺忘過去,為什麼?因為忘記這樣的過去,意味着你忘記了在你左右,尚有未受法律制裁的殺人犯,他以前殺其他人,將來可以殺你。你可以不哀悼,但為了自己和下一代着想,也不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