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寶寶喜歡 - 陶傑

只是寶寶喜歡 - 陶傑

終於有好事者飯局低聲偶詢:全國十三億人,包括香港主流傳媒,都將這個總統,芳名統一漢譯,叫做特朗普,為何只你一家叫做「川普」,是故意標奇立異,吸睛博點擊,還是跟國家人民過不去?
嚇一跳,連忙表白:不不,勿又扯上中國人政治,只因「川普」兩字,筆劃較少。
「川」字三劃,「特朗」加起來共十八劃。專欄人日理萬機,喜台灣音譯有筆劃的捷徑,故稱川普,祈勿如中國人之誅心,叫聲川普,即三穿七四穿十一,推斷為鍾愛台灣Les總統蔡英文。
然後我又不經手機Google,即刻憑記憶引述女作家亦舒語錄(因為只隨口噏出不夠嚴謹,個別字眼恐與天地圖書公司原版亦舒原作有出入,玻璃心們幸勿喧鬧)──亦舒說過:「長篇小說主角名叫蕭霞禧、嚴潔鵬、盧肇勤、廖樹權……寫得作者手軟,有何必要呢。大可叫王永正、尹子玉、李小君、甘大文、林安月,容易寫嘛。」
不但容易寫,而且作者喜歡,就是如此簡單。祖師奶奶(對,她才是,不是張愛玲)此語深得我心。
飯局又有人提點──蘋果名采原來真的頗有人看──最近你將前王妃Grace Kelly稱為嘉麗「思」姬莉,有猛男看不過眼,暗自斥責。
哎喲,我掩面低聲驚呼:那麼請教高明,該怎樣譯稱,才叫正宗呢。
來人見終有反應,頗樂,答:你沒查維基嗎?幾十年港譯,都叫嘉麗「絲」姬莉呀。
哦,是這樣子呀。我改用台腔國語答:可是大哥您若Google一下,就知道小妹我在二○一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寫過:「當年女明星嘉麗絲姬莉下嫁」;二○一六年三月六日在另一專欄,也寫過:「前摩納哥皇妃嘉麗絲姬莉得獎之作」;二○一三年又在另一專欄,寫過:「希治閣的女星無一有嘉麗絲姬莉之絕色」,都叫嘉麗絲姬莉呀。
對方問:那麼為何大逆不道,這次改稱嘉麗「思」呢。我叉腰答:因為我喜歡呀。
世上有許多事,是沒有理由,也沒有根據的。Grace Kelly是我私藏的一隻芭比洋娃娃(Barbie)。芭比公仔的特色,是能讓玩具的小女主人,天天隨心所欲替她換不同的衣服,今天淺藍小裙子,明天粉紅套裝,今天換畫,叫嘉麗思姬莉,明天想到同志平權,改稱嘉利是肌理,或加里思基理,一切隨寶寶喜歡。
哈哈這又吹咩。另壹週刊楊社長將國務卿之Pompeo,陸譯「龐比奧」,私改為「彭彪」,指粵音譯更雅潔。余以為叫「龐彪」更性感,可想像一身教人心跳之古銅肌肉,只是,喲,沒想到真人是個肥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