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政治學】出現搞是非的下屬,只因為有着搞是非的上司

【辦公室政治學】出現搞是非的下屬,只因為有着搞是非的上司

【辦公室政治學】
筆者首次執導關於龍舟的電影《逆流大叔》正在如火如荼的後期製作中。早幾日與幾位成員見面,他們提到很喜歡那次的拍攝氣氛,因為每一個崗位都是「做嘢人」,大家在現場都交足功課,沒有是非,齊心向着同一個目標進發。

須知道,電影拍攝現場每每動輒幾十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又各有上司各有崗位各有責任,但又要在短短幾個月之間緊密合作,當中一定會出現到或多或少的誤會或溝通問題,要做到完全沒有是非,確實是很難的。
我說我自己都很感恩,第一次執導能夠遇上這麼好的團隊,而在飯局之中,其中一位手足就向我說了一件事情。他說他曾經在另一位資深的導演身邊,也感受過很好的濃厚的工作氣氛,他更問過那位導演:「為甚麼你的團隊,每次的士氣也能夠這麼好,而且一點是非也沒有?」
那位導演很簡單的答:「做大的幾個不搞是非,下面的,也就不會搞。」這確是一個很有道理的哲學。
大家有否發現過,大部份是非比較多的公司,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它的最高層,根本本身都在搞着權力鬥爭,滿天是非。高層的形象,就是一班下屬的榜樣,一班怎樣的高層,就有一班怎樣的員工。當高層們自己都在明目張膽的鬥來鬥去,下屬們都會自自然然地分了派別,派別一分,是非就會來。再加上若然上司本身都在下屬間搬弄是非,只視其中某幾個為心腹,經常與某幾個「咬耳仔」,下屬們就會有樣學樣,相信上司根本就重視關係與消息多於工作能力,於是大家就會選擇用心力與時間去收風、挑撥、過料、計較,甚至爭名奪利。試問一天辦公時間只得八至十小時,單單搞是搞非都用了三、四個小時,生產力又怎會好。
那位導演所說的例子,就是他與監製等最高管理人,從來不會在現場與任何一個崗位的人「咬耳仔」,就算對工作人員的工作不滿意,也寧願選擇直接溝通,而不是將不滿變成是非,傳向另一邊的耳朵中。而有趣地,當上司也豎立了溝通得乾淨利落的榜樣,下屬們即使本身喜歡搞風搞雨,也會收斂起來,因為他知道導演不喜歡這樣的人,搬弄是非這一招無助於幫助工作與取得利益。
我那次的拍攝,為甚麼也有這個效果?不是清高的說自己有多正直,而是我本身就是新導演,對着每一個崗位都抱着「他們是來幫助我」的心,我自己又怎有資格再去「咬耳仔」與搞是非?
作為領導者,你真心去肯定員工的付出,就沒有人願意再浪費時間去搞是非了。
關於那位導演,其實他還說出了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何況,一些會搞是非的人,我都不會讓他們有機會出現在我的團隊中吧!」
對,團隊的瘀血,從來都不是甚麼欠缺經驗,或能力低的新手,而是──會讓團隊的信任度崩潰的人。

撰文:陳詠燊
電影編劇、專欄作家、專上學院講師。曾於香港十大企業之一擔任製作經理多年,見證及參與過無數辦公室戰役,是香港少數同時具備電影前線製作與企業行政經驗之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