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視《NBA地帶》年代起,張丕德(Peter)已為本地球迷聲音導航逾20年,雖然「籃球博士」最近由傳統電視台轉戰網上平台,他直言每次進行球賽評述都會有壓力,但球賽就像人生一樣:「發生錯誤很正常,只需更正並盡快忘記,要向前看!」
記者:許嘉明、洪量丰
攝影:夏家朗
場地提供:灣仔來佬餐館
由亞視《NBA地帶》、《ESPN》、《now Sports》,再到樂視體育香港(下稱樂視),Peter已為球迷提供廣東話的NBA評述20多年;NBA每年在10月中後旬開「咧」,再到翌年六月決出總冠軍,一眾評述員幾乎每年都要忙上八個月,務求為球迷帶來最精采的直播球賽。
不過,樂視在三月中結業後,包括Peter在內的一班評述員突然閒下來,被問到樂視「熄燈」後會否趁機休息,以球迷的身份看球時,他亦斬釘截鐵地說不:「做了20多年球評,看籃球的時候,不能脫下評述員這頂帽子。」
近日Peter轉戰網上平台,跟幾位樂視拍檔到fb專頁《籃team說地》開live,他透露此舉是為了在今季完結前,讓一班評述員有機會跟球迷保持互動:「下季NBA轉播權花落誰家仍是未知之數,但我們七個多月沒有跟球迷互動的話,就好容易被遺忘。」
粵語評述 與球迷互動
不過,Peter得悉NBA邀請張存華到北京為League Pass用戶提供廣東話評述後,為免「打對台」亦打消推行收費節目的念頭。正好有fb專頁邀請自己做節目,Peter亦希望趁機跟樂視拍檔一聚,跟球迷互動:「樂視評述員自從2016年九月開完記者會共聚一堂,都未試過有這麼多人聚頭。這家公間結業後,大家各散東西,以後我亦相信這種機會不多。」縱使在網上直播的音效、畫面未必有電視台一樣的質素,但能把想法呈現已教Peter高興,他笑言:「這個概念得到幾位同事支持,同丘雨勤做兩場,翁金驊、徐嘉樂各一場,聽《籃team說地》說反應不錯,都覺得老懷安慰。」
做好本份 犯錯別介懷
問他從電視台轉戰互聯網,跟球迷的交流更多,進行直播時會擔心出錯,即時被網民指出錯處和批評嗎?Peter直言每次做直播都有壓力,只能花更多時間做預備,減低出錯機會:「做了廿多年評述員,『食螺絲』當然有,但幸好未發生嚴重的錯失。做任何事都好,出錯都很正常,最重要的是即時更正,不要介懷。」他續指,若一直在意同一錯處,便會喪失專注度,很容易再發生錯誤,形成惡性循環。Peter更透露從不翻聽自己的節目,他表示:「你不能往後看,不如多花時間準備下一場要做的節目。」
Peter笑言,自己跟球迷溝通的方式較為理智,因此在網上未曾遇過「盲撐」的球迷或haters,但他透露一次經歷令自己謹記需時刻慎言:「大約四、五年前,有位朋友在fb跟我說:『你在《NBA地帶》時,曾指一名叫Derek Strong的魔術球員像拜恩(Kobe Bryant),我為之生氣10多年,他那像拜恩?』這令我知道,原來自己的一段說話,會被球迷記着10多年。」不過,Peter亦寄語後輩不用在意犯錯,並指只要做好本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