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大家還記得自己小學六年班的時候是怎樣過嗎?我們的孩子在台灣讀的學校,小六的畢業旅行不是那種吃喝玩樂的三日兩夜宿營,而是為期15天的台灣單車環島之旅,老師要帶領一班二十多個只有十二、三歲的小六學生,騎着單車在公路上環繞台灣走一圈,究竟是甚麼的一回事?從前聽到這個近乎瘋狂的小六畢業環島之旅,着實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這班小伙子真的可以應付嗎?就連自己也完全沒有把握可以完成這趟單車之旅呢!
那班小六畢業生兩星期前真的出發了,聽說是29個小六生和7個老師,從桃園出發,一路南下,今年更特別途經澎湖兩天,之後再一直往台南、台東、花蓮出發,一共騎了15天單車,這些日子裏面我在學校facebook裏看到老師報告這班孩子的情況,由出發前白雪雪皮膚的孩子,慢慢到後期每個孩子都比太陽烤得像朱古力一樣,這班孩子在環島單車之旅中,當然還要學到如何照顧自己和別人,雖然有着一班勞苦功高,而且體力驚人的老師在旁支援,但我們作為家長也不得不佩服學校為了讓孩子上這一堂課,每年都花了很多精神時間和資源,去讓孩子體驗這場不一樣的人生鍛煉成長課!
其實在這半年中這群孩子身經百戰,他們都在老師帶領下慢慢開始鍛煉身體和騎單車的技巧,還要自己學會換胎、檢查和保養單車,這不是一場臨時興起的旅行呢!而是一個給小孩子成長的鍛煉,的確在台灣成長的孩子,比較少給人那種嬌生慣養的感覺,我們還能從這班孩子的身上找到那份熱情、純真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年少氣質。或許這班孩子的英文程度沒有香港的孩子那麼好,他們在小六畢業時也沒有身懷絕技,一身掛滿證書,但這班小孩子的那份為着目標努力鍛煉和毅力的氣質,正是給孩子成長路上的一份最好禮物,這也是我們讓孩子千里迢迢到台灣讀書的最大理由,這一代的學術知識誰也不缺,工具型的孩子也多的是,反而是那份應付未知世界的適應力、應變力變得更可貴。
任務完成 做個擔帶孩子
昨天,這班勇敢的小伙子終於完成單車環島遊回來學校了,我們有幸身處其中做見證,一班充滿自信笑容的小伙子,和一班等待着他們成長回來的家長們,在一輪鞭炮、彩帶、鑼鼓聲下,浩浩蕩蕩的踏入校門。隨着這班小騎士進入後門後,他們走過的路鋪滿都是彩帶和塑膠噴條,我心裏閃過一個念頭:「嘩!學校有排清潔了!」
始料不及地,學校裏的幼稚園、小學部和中學部的學生,在歡迎小騎士進入學校後,全校的學生都自動自覺地把地上的彩條執拾起來,最初我還以為他們只是貪玩,但轉身望到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拿着掃把出來準備清理地方,我不能想像這群學生可以在短短十數分鐘內就把所有地方回復原狀,他們學校是一個校工也沒有,平日都是靠學生分工合作地維持校園的清潔,但當我們親歷其境地見證者這一幕時,我們都非常感恩學校教出這一群充滿愛和擔帶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但成長路上的沿路風光大家也不盡相同。看着這群在鍛煉中成長的孩子,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成長路,如果當年我可以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今天的我會變成怎樣呢?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 全職爸媽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