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六月春夏之交的時候,港人又開始以各種形式、行動紀念八九天安門民主運動,悼念六四鎮壓的死難者。29年來,大家都這樣走過來,彷彿悼念活動是如此理所當然的事,總可以年復一年進行下去。
這樣想就錯了,而且錯得厲害。紀念八九民運,悼念六四鎮壓死難者絕不是每年自然自動就發生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人,一個又一個團體,一大批不離不棄的市民每年自發積極參與才能成事,才讓維園足球場每年亮起萬點燭光,讓八九六四的歷史真相不被掩蓋,令香港跟內地城市保持巨大而實質的分別。
港人自發悼念 拒絕遺忘
港大學生每年清洗國殤之柱,重新為校園內的八九民運紀念字句髹上新油,就把歷史痕迹在港大校園銘刻得更深一點,把港大學生跟民主、民運的歷史扣得更緊密,把反對暴政支持民主的姿態擺得更鮮明。教會組織辦六四祈禱會、分享會就提醒教友與市民,不忘苦難,踐行公義的原則沒有被遺忘。
至於支聯會辦的大量活動如上周日的大遊行,就讓市民有各種參與紀念活動的機會,還令社會可聚焦在當年學生市民的犧牲,歷史的真相與政權的殘暴。這些行動與活動沒有誰在指揮或安排,沒有任何人在規劃,而是學生、教友、市民自發辦起來的。沒有向誰提供甚麼好處,他們反而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反而要付出大量時間、精力與資源。只要更多人選擇忘記、放棄堅持,悼念活動就會一一消失,維園的點點燭光就會漸次熄滅,維園上空很快變得黯淡無光。
何況29年來特別是回歸20年來,北京當權者及它的鷹犬爪牙千方百計要抹黑、阻撓、打壓悼念活動,希望把這段歷史洗刷掉,希望把當權者殘暴的血手漂白,希望港人跟內地居民一樣乖乖接受當權者的說法。暫時他們還不能成功,原因是大量港人仍在堅持參與悼念活動,堅持不接受漂白了的歷史教材,堅持向下一代及全世界說明六四鎮壓殘暴無理。
沒有強大、團結、堅持的力量,紀念八九民運及悼念六四活動只怕早已在公共空間消失,每年六月四日維園足球場隨時變成親中陣營的慶回歸聯歡晚會的場地,再也不能點亮燭光。
北京圖以憲法打壓言論
但是,要堅持下去正面對越來越大的困難。北京當權者近幾年把香港青年的思想教育看成回歸以來最大「失誤」,提出要加強「愛國愛港」教育,特區政府教育局現已密鑼緊鼓重訂歷史教材,審查教科書,連「香港在中國南方」之類的說法也被指有問題。未來涉及八九民運、六四、中國民主運動的材料受到審查、清洗、漂白的機會肯定大大增加,老師、學生在校內討論相關問題的空間肯定逐步縮小,甚至可能變成禁區,令下一代學生對這段慘痛的歷史接觸的更少,要守住這段歷史回憶將會更困難。
此外,北京當權者開始動輒搬中國憲法作護身符,不但以此讓「帝制」復辟,讓習帝永續執政,還拿它來收窄一國兩制的空間,限制港人的自由與權利。支聯會口號中「結中一黨專政」就成為針對對象。有京官、官媒狠批喊這樣的口號「違憲」甚至是犯罪,有的指應取締以有關口號為綱領的團體,有的則認為喊「結束一黨專政」口號的人不能參選議會,已成議員的則要被DQ。
總而言之,北京當權者正在把打擊的矛頭指向支聯會及組織六四悼念活動的團體,務求以言論及法律工具威嚇、打壓悼念的意願,盡力消除「結束一黨專政」的呼聲,撲滅維園悼念的燭光。若果我們不堅持,不顯示拒絕遺忘的決心,任由北京當權者及爪牙步步進逼,得寸進尺,明年六四30周年維園就可能再聽不到「結束一黨專政」的呼聲,看不到那片「燭光海」,只剩下沉默與漆黑。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