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真的太熱,兩隻馬都有火。
一隻馬發覺自己珍惜如生命的gel不能隨身帶上飛機,老馬有火,先是自報家門,再攀搭關係抬出高層姓名,總之就是「大石壓死蟹」,死馬當活馬醫,就是要有特權破例上機。
事後傳媒的追訪重點,都被這隻馬帶領之下跑偏了賽道,大家一股腦兒認真考究「究竟一支200ml但用淨少少的gel是否仍符合規例」,卻忘記重點不是gel,而是「撻朵」。為甚麼要自報議員身份?為甚麼要說林天福的名字?為甚麼最後可以放行?為甚麼,一支gel也要使用特權?我如果是林天福,一定會打電話告訴那隻馬:「大佬!你下次可唔可以遇到危急關頭、無帶passport、無帶機票呢啲問題先搬我個名出嚟呢?我咁高級唔係用嚟招呼你支gel㗎!」
無辦法,人總是希望篤住自己個鼻便能與別不同,連酒樓等位你都會忍不住攀搭「我同陳經理好熟俾我入去先得唔得」。
很奇怪這隻馬為甚麼入機場安檢的時候,不懂得用自己的金句來化解矛盾呢?「入鄉隨俗」啊!
另一隻馬更厲害。高鐵千億工程接連出事,又滲漏又出軌,記者追問更多資料,反被此馬揚蹄踢翻,拋下一句「要咁多資料做乜?我話俾你聽OK就得。」
這等於說「不要問只要信」的教條,那不是普通的馬,而是變成了「神馬」。煮到嚟就食,食完就埋單俾錢,你問咁多廚房炒好未啊?點解廚房有燶味做乜先得㗎。
你試試去車房整車,車房話保證一小時後有得攞,但你眼見車房事故頻生,又漏電又漏水,你作為車主,都一定會問:「師傅,你舖頭無問題吧?仍然可以準時交番架車俾我嗎?」
想想當日葉劉也只是不肯推出白紙草案,也未敢拋下這句話:「23條我哋話OK就得啦。」這十年香港的氣溫真的升太高,天口太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