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取消6月12日跟金正恩新加坡峯會之約。看似事出突然,然而從峯會前期準備工夫可見,金氏皇朝絕無誠意銷毀核武。與其給金正恩牽着鼻子團團轉,不如拉倒。硬橋硬馬,確又試出北韓的虛實來。
北韓不是廣邀外國記者到豐溪里見證炸毀核試場嗎,那還不夠誠意?中國專家事前偵測到核試場倒塌,能否再用成疑。加以禁止記者攜帶儀器探測試現場的核輻射水平,令人益添疑慮,炸毀的果是核試場?電視螢幕所見不難是招呼外國記者看的大騷而已。何以見得北韓欠缺誠意?
堅持利比亞模式
為了安排峯會,白宮派出副幕僚長Joe Hagin到新加坡與北韓代表洽談細節。孰料久候多時,北韓代表也沒有現身,甚至缺席通知亦欠奉。讓美國國務卿蓬佩奥說來,那是「電話長鳴,無人接聽(Lots of dial tones.)。」基本禮貌也說不上,何來誠意?
再者,不少擦鞋仔擺特朗普上枱,指峯會事成,諾貝爾和平獎非他莫屬。此又猶如給特朗普壓力,非但要他同金正恩飲杯茶、食個包,更要談出成果。這股壓力授金正恩以挾迫特朗普就範的利器——乖乖讓步,否則取消峯會,叫你下不到台。特朗普先發制人,非但讓金正恩發作無從,更改變口風扮乖。
或曰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揚言以利比亞模式(The Libyan Model)解除北韓核武,觸動金正恩的神經線——利比亞狂人卡達菲被叛軍擊斃、屍體遊街示眾——這個模式安能接受?實則利比亞在2003年與歐美協議銷毀核武裝置,再過八年卡達菲方為叛軍推翻,兩者並無直接關係。所謂利比亞模式者,是指銷毀核武要乾脆利落,不得拖拖拉拉。
為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特朗普由是強調,利比亞模式是指第一時間徹底銷毀核武而非另有所圖,更保證金正恩的個人安全。為了顯示此乃談判底線,特朗普讓副總統彭斯上霍士電視重申美國的立場:利比亞模式鐵價不二。
時間在美國一方
不知是詐儍還是扮懵,北韓竟借利比亞模式發難,侮辱彭斯為「政治白癡」(political dummy),態度惡毒囂張。到了這個地步,特朗普決定不再縱容姑息金正恩,取消峯會。說到底,時間是在美國的一方。
明顯不過的是,峯會之議,是跟特朗普比試過誰的導彈按鈕更大後由金正恩提出的。伴隨的連串旋風式外交攻勢,從兩韓參加冬奧、雙方代表直接會談,赴板門店與文在寅握手言歡,到主動提出銷毀核武裝置之議……等,反映金正恩體察特朗普絕非善男信女,好漢不吃眼前虧。
換言之,朝鮮半島局勢緩和,有望化解核武危機,是飽受制裁煎熬的金正恩向美帝硬實力屈服。取消峯會,特朗普揚言制裁將進一步升級。與此同時倘又加強針對北韓的軍演,則必然進一步消耗其軍力,令金正恩的窘境更為不堪。
當然,趕狗入窮巷,智者所不取。故此特朗普沒有關上談判之門,反而着金正恩一旦回心轉意,隨時打電話或寫信給他(寫信,這是甚麼時代了?)。北韓如何應對?萬事有商量。誰佔上風,清楚不過。這一回特朗普是食硬金正恩的了。
古立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