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尋薇】
記得好多年前聽過這麼一句話:「你不能嘗試控制所有事情,否則會失去很多的驚喜。」這句話多次體現在人生的境遇裏,最近一次的驚喜,更是用「萬分」也不足以形容了。
到米蘭出席聖培露年輕廚師大賽的總決賽,活動完畢後安排了自己的行程,回香港的前一天到了北部城市Modena一趟。在facebook上打卡,吃貨友人統統知道我要去那一家餐廳——沒錯,正是鼎鼎大名的Osteria Francescana。
餐廳早在2002年就獲得米芝蓮一星肯定,之後攀升到二星,2011年成功摘下三星榮耀,這成績一直保持至今。然而,讓餐廳去到巔峯狀態的,是成功狙擊2016年「世界50最佳餐廳」(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榜單的第一名,在這之前的兩三年,它的名次一直徘徊在第2、3名之間。當然,靈魂人物,老闆兼主廚Massimo Bottura的名氣和魅力,跟餐廳是分不開的。
話說策劃此次的意大利行程時,一早就把Osteria Francescana列在其中。然而,跟餐廳交涉的過程並不太順利,我本打算造訪餐廳,然後順便在Modena呆上兩三天,參觀陳醋廠和芝士窖。怎知道,訂位經理對於我提供的日子是否有位遲遲未能答覆,後來眼見法國三星名廚Alain Passard來香港馬會辦客席餐宴,決定斬掉Modena這一站,提早回港吃馬會這一頓,於是也很有交代的,把這個決定通知了經理。結果呢,當我在威尼斯阿曼晃悠中,忽然收到WhatsApp,問我17號晚上能否過去?而我的航班是18號的中午,換句話說,如果我特地搭火車過去,匆匆地就只是為了吃這一頓,隔天大清早就要搭火車回米蘭趕飛機。正在心大心細的當下,想起好友吳小姐跟我講過的一句話:「如果選擇不去,那就甚麼都不會發生了。」好,就答覆說,17號晚上,我可以。
幸好沒有被惰性擊倒,要不然,就會錯過這個驚喜了!原來,Chef Massimo是恰好趕在巴黎開完會,以及我回港之前能回到,所以經理才會臨時告知我能過去了。
永遠記得5月17號這天晚上,提早15分鐘來到餐廳,大門仍深鎖,門外已聚集了好些食客,閒聊了幾句,知道有幾位都是來自美國不同州屬,共同點是:在網上訂到了餐廳,才訂機票飛過來。這就是新時代的吃貨旅行,行程隨着餐廳跑。8點鐘,「嚓」一聲大門準時打開,清一色的西裝筆挺男員工已一字排開迎接大家入內。我報上名字,餐廳經理即引路,走進屏風牆後,推開一道門,我一看左右兩邊:怎會那麼像出菜處?再走進去,整個廚房團隊熱烈歡呼:「Buona Sera!」我一定神,才驚覺已經走入了廚房!經理臉帶得意地微微笑,再帶着我左轉,那裏有個門口,擺着一台寫着「Michelin Guide」的藍色小卡車擺設,再轉右繼續內進,此刻眼前豁然開朗——四面牆的櫃子高度直達天花板,全部擺滿了酒,中間有張長桌,上面擺好了一人份的餐具——這時候經理以那蠱惑笑容說:「這就是你今晚用餐的地方。」Oh my god!我的心裏喊了出來,我竟然被安排在酒窖裏當孤獨的美食家,實在太酷了!我馬上說:「我們可不可以從頭再走進來一次?」經理不明所以,我笑:「我要錄影呀!」
結果他也笑着配合我演戲,廚房團隊亦然,用手機拍攝時,他們又再熱情地「Buona Sera」了一次!
坐好之後,斟水倒香檳的餐前動作流麗登場,我坐在那裏瀏覽着酒窖的擺設,這時候,Chef Massimo的身影翩然而至,熱情地與我擁抱和打招呼。寒暄一番以後,他問我:「今晚我安排菜單,這樣可以嗎?」「當然可以呀!就來個Omakase吧!」他用意大利語跟經理交代一番以後,就坐下來跟我聊天。
剛從巴黎回到Modena的他,並無風塵僕僕的痕迹,閒閒說起他近期跟Gucci的新項目,那就是在佛羅倫斯開設了Gucci Osteria,由他主理菜單。說起這項跨界合作,外人眼中就是名牌與名人掛鈎的商業考量,殊不知Chef Massimo跟Gucci現任行政總裁Marco Bizarri是童年玩伴!沙煲兄弟,一切都好商量!
至於在這酒窖裏吃的「一人前」廚師發辦,內容是甚麼呢?另文再敍!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