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只有大機構才需要關公保佑嗎?原來關公在波波池也要顯靈。
Dream Room變咗「穿窿」,波波池變成認錯太遲。本來是意外,但處理不當,變成災難。
女童在波波池受傷流血,母親本來只想提醒職員,要小心封了出事的那口釘;誰知負責人竟然「攞彩攞到足」,擺下一句「小朋友的安全係家長負責」,還找保險公司打電話給家長指公司沒有責任。
這個舉動徹底激嬲家長,波波池藏釘還叫做「無人希望發生的不幸」;但推卸責任、冷漠回應,卻像是把另一顆螺絲釘透過災難的聲明,故意插入家長身上。
Dream Room的第一次回應,「漏煤氣點煙食」,找死。
劈頭第一句沒有慰問小朋友,卻提醒家長有責任陪同小朋友正確使用設施。言下之意即是說,你家長沒有做好本份,所以咪出事囉,關我地咩事?
一個提供遊樂設施給兒童使用的機構,不能單單把自己當成是盈利賺錢的商業單位,在兒童出事的時候,即使做場戲,也應該第一時間關心兒童,那怕你覺得出事的責任在家長身上。
今天的關公災難,許多時便在「責任」兩個字出事。
機構覺得,如果責任在自己身上,便死死氣道歉,跪地認錯;如果覺得自己沒有任何責任,便態度高傲,懶做公關。
但真正的公關,並不在於分清責任,而是要展示一種關懷對方的感情。
以波波池事件為例,先不說責任肯定在營運一方,退一百萬步,當是家長的責任,但受傷的是小朋友,是否應該第一時間先關心兒童的傷勢呢?讓大家知道,這間公司以人為本,對小朋友的安全非常關心。
當網民揚言要杯葛波波池公司,對方回應時才說「現階段只關心小朋友受傷情況」,波波池太遲啦!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才被迫關心那就不是真心,而是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