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馬時亨的傲慢與專橫 - 盧峯

蘋論:馬時亨的傲慢與專橫 - 盧峯

還好港鐵主席馬時亨不是特首或主要官員,否則市民、傳媒、民間專業人士都不能就政府政策、決定提出問題,甚至連要求提供更多資料也不可能。因為在馬時亨眼裏,那些「技術性」資料平民百姓根本不懂,連問的資格也沒有,只能夠接受當權者、專家們的判斷。總之,就是一派「我辦事你不要過問」的嘴臉。
可不是說笑。馬時亨完全就是以這樣的態度看待平民百姓、傳媒的疑問。高鐵香港段目前正在頻密試車為九月開通做準備,但除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口中的「甩轆」事故外,傳媒揭發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因地下水滲漏致信號系統不穩定、大堂漏水等。最近幾天,傳媒又揭發高鐵試車時車輛出現損耗的程度較預計多,需在路軌添加潤滑劑改善。
這些發現及疑問涉及高鐵系統的可靠程度、工程的質量及乘客的生命安全,傳媒及民間專家提出疑問不但理所當然,更是責任之所在。
可馬時亨是怎樣看待這些及必要的疑問呢!他上星期六在公開場合回應時說:「我哋話俾你聽OK就得,無謂提供更多資料數據……大家不是技術人員。」他又反問記者「唔通所有問題都要向你哋報告咩?」

高鐵涉公帑須向市民交代

若果馬時亨是特首或主要官員,又或政府高層跟馬時亨同一鼻孔出氣,那不管是土地供應、南丫海難、電梯事故、大亞灣核電廠安全、巴士意外……等大家都不必問、不能問,因為「你又唔係技術人員,俾資料你都冇用」,因為「我哋話俾你聽OK就得!」
但是,馬時亨錯了,而且錯得厲害,因為一個現代化及開放的社會絕不接受官員或負責人說「我哋話OK就得!」因為任何文明社會都不可能由技術人員決定一切而不用向公眾問責。
高鐵工程不是港鐵或馬時亨的私人投資,而是納稅人花費過千億公帑打造的工程。不管市民是否支持高鐵項目,但工程既然涉及大筆公帑,從負責監督的政府到管理工程的港鐵都有責任向市民大眾解釋項目的各方面情況,包括出現的問題、漏洞、失誤。即使涉及複雜難解的技術性資料或數據,政府及港鐵都有責任以一般人能理解的方式向市民交代。要是因為涉及技術性資料就不用解釋,那港鐵也不必向特首、主要官員以至常秘作交代,因為他們都不是鐵路工程的專家,同樣不會明白那些技術分析。可是,港鐵會用同樣的理由跟官員、公務員說你們不懂所以不需解釋嗎?

外部監察以不同角度審視

此外,鐵路技術專家並非只在港鐵公司內部才有,民間社會、大學、研究機構同樣有了解鐵路系統建造與維修的專才,他們肯定可以起着提問與監督作用。何況,港鐵工程人員有流動性,有的剛退休、有的會轉工,他們對鐵路工程包括高鐵工程事故的了解不會因此消失,傳媒、市民可以借重他們的知識及經驗解讀複雜的技術資料及數據,從而了解工程的狀況,不會提出盲目、無意義的提問。馬時亨的說法既是歧視傳媒工作者了解複雜議題的能力,更是在貶低民間專家的知識與見識。
同樣重要的是,獨立公開的監察是避免系統出錯,加強保障乘客安全的不二法門。港鐵內部當然有嚴謹的監察制度,當然會努力找尋事故及發生的原因。但再嚴謹的內部監察始終有盲點,始終會因慣性做法而出現內部監察不到的失誤。只有加上外部的監察,用不同的視野重新審視系統操作才能找到問題,提出改善辦法,情況就如核數署審核政府的做法一樣。
若按馬時亨的「我辦事你要OK」的說法,外部、獨立的監察將會消失,出問題甚至大錯的機會肯定大大增加。這對高鐵這項千億工程,對可能乘坐高鐵的百萬計乘客,對香港的聲譽都將有害無益。
馬時亨擔任公職不少,久居高位,大概忘記了市民才是老闆的事實,大概忘記了問責的道理。這樣的人是否適合當港鐵主席是個大疑問!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