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二輪貿易談判的聯合聲明,沒有提到要停止貿易戰,聲明說中國同意大幅增加購買美國商品與服務,但沒有具體數字;美方最關切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聲明只稱中國將推動修改相關法律法規,但這說法無新意,中共過去也曾多次作類似承諾;聲明並沒有就中共關切的美國制裁中興的問題,有任何表述。因此,中美貿易談判只達成一個沒有任何細節的框架,並沒有看得到的實質進展。實質進展還有待接下來的多輪交鋒。
赴美談判的副總理劉鶴、新華社報道、《人民日報》評論就說這次貿易談判「雙贏」啦。《環球時報》解釋「雙贏」是:「美方將獲得大幅減少貿易逆差的機會,中國將實現有助於國家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產品從美方的穩定購買。」
「有助國家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好事,中共國過去為甚麼不做呢?為甚麼要在美國的逼迫下去做呢?
《人民日報》在美國開打貿易戰時的一系列社評題目是:〈從美國貿易戰看其霸權嘴臉〉、〈美國別玩火,後果很嚴重〉、〈1000億美元嚇唬誰呢?中國不是嚇大的〉、〈白宮想玩大的?誰怕誰呀!〉、〈美國亂揮大棒,我們奉陪到底〉、〈勇於「亮劍」,敢於反制〉、〈美止損的唯一出路是懸崖勒馬〉、〈誰笑到最後誰笑到最好〉……。在中共宣稱「雙贏」之後,《人民日報》的社評題目就大轉彎:〈重大利好,停戰雙贏〉、〈擴大進口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實招〉。
中共的內外政策和宣傳,一直建立在人們善忘的基礎上。不過,這次變臉太快了,許多人還來不及忘記。
比如說,美國進口中國的低價商品,是美國人在剝削中國,甚至說美國人靠中國人養活。但為甚麼美國要發動貿易戰,要減少境外商品在本國的廉價傾銷呢?
比如中共過去說,美國靠印鈔票、靠美元霸權來收割世界財富。若真是如此,美國為甚麼還需要關心貿易逆差?多印美鈔不就能把別國的財富換回到美國了嗎?只有當美元是代表貨真價實的財富,貿易逆差才意味着美國財富的流失。
比如中共過去說美國要遏制中國「大國崛起」,但貿易談判既然是「雙贏」,那就等於承認美國沒有阻擋中國崛起,美國只是不能接受中共用損害美國的方式去發展而已。
中共過去宣傳說:美國要遏制中國的能源進口,而中國發展海軍,在巴基斯坦建立軍事基地和港口,首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衞能源生命線。但聯合聲明中提到,美國希望擴大對中國的能源出口。原來美國不是要遏制中國的能源進口,反而想賣能源給中國!
這次貿易戰,由始至終沒有聽到「抵制美貨」的聲音。美國對中興的制裁,讓人們看到:原來美國賣東西給中國,不是佔中國的便宜,而不賣東西給中國,才是對中國最致命的打擊。而那些抵制美貨的人,則無異於幫助國家自殺。明白這道理後,中共國的人會舉一反三,明白抵制日貨抵制韓貨也同樣是自殺嗎?
內外政策沒有一以貫之的原則,全都是因時制宜說變就變,官媒也永遠跟隨中共變幻做文章,如何取信於世界?
(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