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動」與「風雲」的真正力量(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雷動」與「風雲」的真正力量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建制派配合親專制政權報章大規模地攻擊「雷動計劃」與「風雲計劃」,指控我透過這兩個計劃去操控選舉。看到這些攻擊,我只能說他們根本不明白民主選舉的真義,以一套專制政權的思維去看選舉。但這也證明了「雷動」與「風雲」是擊中了專制政權的死穴,才會引發他們如此強烈的反應。
我不否認「雷動」與「風雲」都是我針對香港那本質仍然是專制的政治體制,但還能容許相對公正的有限選舉,在參考了其他地方民主化的經驗,而設計出來以選舉去抗衡專制統治的政治策略。當然,在香港的情況下,透過選舉是不可能在香港產生如馬來西亞那樣變天的效果。但透過選舉,只要能有好的選戰策略及部署,是有可能減低專制政權進逼的速度。那就至少能保着香港還未喪失的法治、人權、公民社會及自主,不至於被專制統治徹底摧毀。
「雷動」與「風雲」雖由我設計和號召,但真正的力量,完全不是在於我個人有甚麼能量,而是源自香港成熟及活躍的公民社會。按理說,選舉應是由政黨主導,但在香港的選舉出現「雷動」與「風雲」這些選舉策略,為何不是由政黨推出,反是由非政黨中人去倡議呢?這是與香港現在那扭曲了的選舉制度有關。
香港現在還能舉行的選舉,雖大體仍是公平地進行,但專制政權卻從選舉制度的設計開始,誘迫反對派政黨之間進行差不多是割喉式的競爭,使他們不能結合起來去抗衡專制。結果是大量反對派支持者的選票被浪費掉,令反對派政黨在地區直選中的總得票雖遠較支持專制政權的政黨為高,但總不能得到合乎比例的議席數目。
再加上由功能組別選舉產生的議席,反對派政黨在立法機關內好像永不能超過一半,這也大大削減了選民的投票意欲,因他們感到所投的票不可能帶來任何實質改變。再加上支持專制政權的政黨得到大量的物質及資訊的支援,及專制政權刻意貶低區議會的憲制重要性,令反對派政黨在過去那麼多屆的區議會選舉中都處於弱勢,陷入苦戰中,也不能利用區議會選舉的結果來突破專制統治。
政黨求取議席,是其本質的需要。上述的問題,不是政黨中人看不到,但由於所處的位置,令他們較難超越由專制政權以挑撥離間、分而治之的策略而設下的選舉陷阱。也是這原因,要以選舉突破香港的專制統治,最終是由香港的公民社會來發動。

整合反專制政治訊號

選舉本來是政黨及選民各自做出參選及投票的決定。由於參選人眾多,投票的人更多,在大量的選舉資訊下,要把參選方與投票方整合起來,就需要清晰的政治訊號。「雷動」與「風雲」其實就是由公民社會發動,配合反專制的政黨,向反專制的選民發出一系列政治訊號,越清晰越好,目的是要他們能在投票日共同行動。這些政治訊號包括:
一、中共及香港特區的專制政權,現在聯合起來不斷蠶食香港的法治與人權。
二、港人要起來抗衡專制政權。
三、只要有好的策略,配合得宜,選舉是能夠有效抗衡專制政權的進逼。
四、反對派政黨與香港的公民社會都有着相同的反專制信念,願意在選舉中尤其是參選的安排上衷誠合作。
五、只要有足夠數量反專制的港人投票,就能凝聚起強大的力量透過選舉反制專制政權。
六、反專制是投票的最重要考慮,因此選民需要學懂如何策略投票,就是在投票時,不是以候選人是否他最支持的人,而是那位候選人是否反專制及他能取勝的機會是否最大。
七、反專制的港人有決心會取得勝利。
或許專制政權會想盡方法發出其他訊息去擾亂我們、抹黑反專制的人、甚至不合理地以行政手段甚至立法禁止這些政治訊號傳播,但只要香港公民社會不放棄,堅定不移地傳播這些訊號,並協力實踐,以香港選民的質素,我相信到了投票日,他們必能一齊起來以選票成功反專制的。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