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
【本報訊】全城「土地大辯論」正式啟動,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起,陸續在全港多區舉行巡迴展覽,並以問卷方式收集市民對政府「造地」意見。多個團體昨到展覽首站的馬鞍山場地踩場,地區團體批評馬料水填海被強行綑綁於近岸填海選項中,無視居民的強烈反對聲音。有市民亦質疑問卷預設選項,但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卻「冇得揀」。土地小組主席黃遠輝強調,市民可在問卷中表達問卷選項以外意見,小組會在報告中向政府反映。
土地小組的諮詢問卷中,預設4個短中期「造地」選項,包括棕地發展、利用私人新界農地儲備,或私人遊樂場契約用地等4個選項,合共提供323公頃土地,但問卷同時表明,即使全部4個選項落實,仍不足以應付本港800公頃短中期土地需求。至於中長期選項則預設有10項,除進一步發展棕地及新界農地等選項外,亦包括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及郊野公園邊陲兩個試點等選項,10個選項共可提供約3,000公頃土地。問卷附註強調,市民要盡量選出至少夠1,200公頃的造地選項。
團體踩場 與黃遠輝辯論
從事貿易業的陸先生,昨填寫問卷後,批評問卷有不足。他表示,自己最想政府收回面積約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發展,「只係得一小撮人可以用到」,認為政府最有助解決逼切房屋需求,但問卷並無此選項。馬鞍山居民李先生亦批評,區內居民早前已對馬料水填海表達強烈不滿,今次諮詢土地小組將馬料水填海,再次綑綁入近岸填海的選項中,無視居民聲音。
工黨、環保觸覺及海典灣居民權益協會等團體,昨分別到巡迴展覽的馬鞍山場地請願,質疑諮詢有不足。土地小組主席黃遠輝,更一度與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即場辯論。黃遠輝強調,市民可在問卷提供預設選項以外的意見,若市民認為1,200公頃的需求估算過高,小組會在諮詢報告如實反映,惟至今「只有極少數意見話土地需求估算過高,非常少人講人口政策問題」。巡迴展覽今日繼續在馬鞍山新港城中心、藍田啟田商場及銅鑼灣利舞臺舉行。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