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e are reading:與死亡周旋的天使 - 小肥波

What we are reading:與死亡周旋的天使 - 小肥波

東帝汶,一個香港人很少想到會去的地方,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脫離葡萄牙的統治後,被鄰國印尼出兵侵佔。直到1999年真正獨立前,印尼一直有組織地對東帝汶人進行酷刑、強暴、屠殺,甚至故意製造饑荒等極不人道的行為,見者流淚聞者心酸;而當地很多死難者的身份至今無法被辨識,沉冤仍然未雪。

繼續為亡者發聲

慶幸的是,李衍蒨受人道主義使命感驅使,遠赴當地幫助尋找一些失蹤多年的東帝汶人;縱然如何辛苦,在死難者骸骨中找到家傳護身符,對於衍蒨也算是一種鼓勵,繼續為亡者發聲。
這位赤子之心令人動容的美女,多年來馬不停蹄,以法醫人類學的角度在多國進行人道工作,從人類骸骨這個「沉默的證人」,為死難者尋找公義與真相。去年,衍蒨的處女作《屍骨的餘音》一鳴驚人,一年後的今日再接再厲火速推出《屍骨的餘音 2》,分享最近幾次於東帝汶、塞浦路斯等地的解剖與驗骨經驗。
講起屍體、骸骨,不要說繞樑幾天的臭味,就連提起這些與死亡相關之事,大部份人都會敬而遠之。我們該慶幸香港近幾十年未有大型社會動盪或災難奪走大量人命,相反很多較為落後的地方都經歷過種族清洗、大屠殺,亂葬崗的白骨生前不能向世界提出控訴,死後只能靜待有心人為他們尋找公義。法醫人類學家這個職業,有點像偵探,要從骸骨上、墓地周遭環境,甚至文化背景下,推敲屍骨經歷過甚麼,少點縝密心思也會將蛛絲馬迹漏掉,正如李衍蒨在書中所說:「真相,不能起死回生,但能讓亡者的聲音被聽見。」
不論是書還是電影,大家都對續集更有要求,而《屍骨的餘音 2》除了繼續有衍蒨最愛的屍蟲,亦更深入探討屍骨腐化過程、各地處理屍體風俗習慣等。書中亦有介紹一些「死得眼閉」的小法寶:人死後身體肌肉會放鬆,眼皮會張開,殯儀服務員會為屍體戴上類似隱形眼鏡的透明部件覆蓋眼睛,而這塊稱為eye cap的部件表面會有微小倒鈎,為屍體蓋上眼睛時就會勾住眼簾,讓他們出殯時的樣貌更為安詳。類似的部件亦會用於下顎及口腔內,避免死者遺容因為肌肉崩塌與生前有太大出入。
人終須一死,但是死後只有我們的骸骨繼續留在世上——這亦是我們存在過的唯一憑證——如何令人知道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與經歷,全靠衍蒨與其他不懼艱辛的學者,以與亡魂溝通的專業本領才可做到。可惜的是,香港在面對「死」這個議題,仍然有諸多禁忌而且思維相當落後,隨着人口老化越來越嚴重,可有更前瞻性的政策安頓無數的屍骨呢?
小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