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棄核分歧成峯會關鍵

化解棄核分歧成峯會關鍵

美朝近日態度反覆,外界對於「特金會」會否成事有保留,唯一可肯定的是美朝之間對於「北韓棄核」這四個字是各有各定義。成功調解分歧是峯會能否成事、能否成功的關鍵。
在喬治布殊政府擔任對朝談判代表的希爾,認為特朗普與平壤近兩天互相批評──特朗普指平壤發表「極度憤怒及公開敵視」言論、崔善姬轟美副總統彭斯是「政治儍瓜」──都非廢話,而是「相當認真」。希爾說:「這一切說明了北韓不打算為美國的承諾而放棄所有武器,美國不打算在一切結束前提供任何紓緩制裁(措施)。」
彭斯和國安顧問博爾頓都提過「利比亞模式」棄核,受到北韓官員痛批。美國國防部前高級顧問奧姆指,北韓窮盡時間資源得到核武導彈,難以相信平壤真願棄絕,至少要先試探武器庫換到甚麼好處,因此北韓尋求的是分階段的棄核,美朝雙方「循序漸進而同步」走向棄核與和平目標。但對特朗普政府來說,這種分階段模式只是重蹈過去對朝「裁軍換援助」交易的失敗覆轍。
國務院東亞事務前高官里維爾指出,美朝現在需做的就是拉近雙方目標。否則特朗普在對談判結果毫無頭緒的情況下見金正恩,「比起不舉行峯會糟糕得多。」希爾說。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