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國際油價由2016年低位回升,航空公司成本上升壓力增加。歐洲最大型廉航瑞安航空(Ryanair)展望今年油價漲勢未止,成本拾級而上,或掀廉航結業潮。不過,專家指航空公司有做燃油對沖,降成本風險,投資者除可留意本地航空股外,也可伺機吸納內地航空股。
記者:伍詠雯
國際油價今年曾創3年半高位,紐約期油曾觸及每桶72.83美元,較2016年低位每桶26.05美元回升46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由2016年低位、每桶27.1美元反彈至80.5美元,累積升幅達53美元。瑞銀研究報告指,以美元固定匯率計,2018年油價年度增幅為70年以來第11大漲幅。飛機燃油跟隨油價上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顯示,飛機燃油價格為每桶94美元(截至本月18日),較倫敦布蘭特期油每桶78美元溢價16美元。
瑞安航空預警今年油價上升令成本受壓,恐掀廉航結業潮。據公司年報資料,截至今年3月31日止,燃油和原油費用按年減1%至19.028億歐元,主因受惠燃油對沖獲利。公司又透露2019財年以每桶58美元對沖燃油成本,低於市價每桶80美元。
專家倡吸納內地航空股
翻查瑞安航空過去3個財年年報資料,燃油費用佔公司收入佔比,由三成降至兩成六。同時,機場收費和機組人員人力成本續增。機場收費按年升9%至9.386億歐元,機組和員工人力成本因機師和員工加薪,按年升17%至7.385億歐元。英國廉航易捷航空(Easy jet)過去3個財年,燃油和原油費佔收入維持逾兩成水平,今年首半年燃油和原油費錄6,000萬英鎊至7,000萬英鎊,料全年燃油費為11.2億英鎊。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國際油價為影響航空公司營運成本其中一項重要因素,並非唯一原因。黃國英指國際油價上揚,公司做燃油對沖,有助減低成本風險。他續指航空公司做燃油對沖猶如雙面刀刃,若航空公司於油價低迷時期,以較高油價做燃油對沖,將限制機票定價靈活度。
黃國英建議投資者除留意國泰(293)外,也可趁機吸納內地航空股,例如南方航空(1055)、東方航空(670)和國航(753),「現時內地航空公司吸納國內長途客外,又招攬外國長途客,因機票價格便宜和長途航班的延誤率有改善。」此外,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也認為,今次油價升勢未必令航空公司成本受壓,主因經濟向好,帶動航空公司載客量與貨運續升,有助紓緩成本上漲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