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戲院踏出舞台人生蓋鳴暉細味粵劇情

新光戲院踏出舞台人生
蓋鳴暉細味粵劇情

【港九情懷】【《蘋果》專訪】
寬敞的通道、微和的燈光、光滑的椅背,都是熟悉感覺。畢竟蓋鳴暉在被譽為「粵劇界紅館」的新光戲院演出超過27年,見證着這裏的變幻興衰,她接受《蘋果》訪問也選址於此,分享往事之餘,順道細味當中情懷:「新光等於我爸爸媽媽。好記得1990年10月11號,就係我第一台嘅演出,終於我嘅願望成真。」
採訪:陳杰、馮國康

當年蓋鳴暉在八和粵劇學院訓練根基、練毯子功,又不停踏台板演出,但人生第一次踩上「粵劇界紅館」難免膽怯,當時的景象,蓋鳴暉今日仍記憶猶新:「當時做《牡丹亭驚夢》,我喺虎道門等入場,揸住叠紙係咁震。但驚係冇用,就算點緊張都要記得晒歌詞、對白同埋舞台嘅走位,當然我係不負眾望嘅。」

在新光演出無數的蓋鳴暉,哪個地方有凹位,也瞭若指掌。攝影:沈健程

蓋鳴暉於14年在新光戲院演出新春粵劇《花海紅樓》。資料圖片

蓋鳴暉(左)曾言當年一心想做花旦,卻被班主安排做文武生。

鍾情舊舞台

新光戲院在北角區屹立四十多年,已是該區地標,每提起它便令人聯想到「睇大戲」。蓋鳴暉說:「有人話好舊,但我其實鍾意佢舊。舞台距離、大小,我直情合埋眼都行到!邊一忽有凹凸位,或者唔可以用力嘅,我都一清二楚。呢個係做演員嘅基本守則,咁你冇乜機會出錯。」伴隨着新光戲院的,還有不斷消逝的人情味,以前每有戲寶公演,街邊檔擺到成行成市。蓋鳴暉說:「我自己都試過啦!睇戲時揸條油炸鬼入嚟食,舊時嘅香港,呢度係好熱鬧。」
在很多有心人推動下,新光戲院前年續租至2022年,繼續履行其職責。問題是,粵劇能否傳承下去?蓋鳴暉的睇法是正面的:「有觀眾、有演員,就一定有人睇。只不過我成日祈求同業也好、資深演員也好、新人也好,都要認真去演。」亦因此,就算蓋鳴暉演出過無數次《帝女花》、《紫釵記》,但每次都會當新戲來演:「因為有機會睇戲係遊客嚟,你『hea』嘅話,唔好嘅訊息就會喺人哋腦海。」

新光戲院是北角地標,前年獲續租至2022年。

全職有難度

近年政府都有推動粵劇發展,栽培新演員不遺餘力,蓋鳴暉認為粵劇演員一代比一代幸福:「以前我哋好珍惜每一次演出,仲要自己籌錢,揞錢出嚟蝕。𠵱家新人要乜嘢,政府會畀配套你,導師、服裝完全唔需要演員操心。你帶個軀殼、帶個腦返嚟就得。」然而,要投身做全職粵劇演員始終有難度,蓋鳴暉寄語後輩,要不停裝備自己和作出嘗試,待機會到時才有能力抓緊。
化妝:Chris Lam
髮型:Ahtin
場地提供:新光戲院大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