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盈利達10億元的西區海底隧道宣佈由明天(5月27日)起提高隧道收費,大部分車種每程加5元,其中私家車新收費為70元,比其餘兩條過海隧道貴約兩倍。學者指西隧提高隧道費將導致巴士加價。議員擔心西隧會在2023年專營權屆滿前年年加價賺到盡。
西隧上次提高隧道費是去年1月,加幅為8%。今次除電單車收費維持不變,各類車種加幅3.8%至8.8%。私家車、的士及貨車每程加5元。加幅最高是雙層巴士,加15元至185元。單層巴士加10元至130元。
西區隧道的專營權訂有自動加價機制,收入低於法定水平便有權加價。西隧過去多次加價,目前各類車種法定收費已加至每程130元至680元,但西隧同時提供優惠,降低實際收費,今次是以減少優惠方式來加價。西區隧道有限公司在新聞公佈中解釋,在營運開支日益增加的壓力下,為確保西隧能持續穩健營運,有需要調整收費。
學者恐導致巴士加車費
資料顯示,西隧盈利近年持續上升,去年盈利為10.08億元,比前年增加8.7%。目前西隧每日平均流量為77,000架次,比去年初加價前上升約2%。過去兩年過海隧道市場佔有率顯示,西隧市場佔有率由25.8%上升至26.2%,紅隧則由44.9%跌至44.1%,顯示交通擠塞令部份司機被迫使用較昂貴的西隧。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前副教授熊永達指出,西隧提高收費後,巴士公司可能申請加車費,其他「搵食車」如客貨車等亦會加價,將隧道費成本轉嫁給乘客及客戶。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劉國勳表示,西隧收費非常高,再加價對司機是百上加斤,令他們改用紅隧和東隧,加劇兩條隧道的塞車壓力。他亦擔心,西隧在2023年專營權屆滿前,會不斷加價賺到盡,政府應盡快提供隧道費補貼,改善三條過海隧道流量不均問題。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