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圳沙灣河每年在暴雨時洩洪,污水會湧入深圳水庫,污染供港東江水。水務署證實,去年7月深圳沙灣河因暴雨洩洪,本港木湖抽水站當時接收的東江水,糞大腸菌群最高曾錄到每公升7萬個,較國家地表水第II類標準每公升2,000個超標34倍。《蘋果》本月在沙灣河抽水化驗,糞大腸菌群每公升錄得28萬個,超標139倍。
總磷超標逾一倍
水務署指,木湖抽水站的糞大腸菌群量只是短暫時間偏離相關的標準值,水質仍在濾水廠的處理能力範圍,經過濾和消毒的食水後,完全符合香港食水標準。署方非常關注深圳沙灣河洩洪到深圳水庫的情況,深圳當局亦正進行沙灣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預計於2019年年中完成,屆時可大大減低沙灣河洩洪的機會和對東江水水質的影響。
《蘋果》本月到沙灣河視察,當地正進行污水截排工程,工人重新鋪設污水管道,亦有挖泥機清除河道淤泥,河水較記者2016年到訪時清澈。不過,記者取得沙灣河水樣本後,委託佳力高試驗中心化驗,結果顯示每公升河水含總磷0.22毫克,超標逾一倍;每公升糞大腸菌群28萬個,超標139倍。
醫生郭家麒指,糞大腸菌群是指多種細菌的組合,並非每種細菌都會致病,但含量高低反映水體受污染程度,若嚴重超標是一個警號。根據國際慣例,原水水質是否符合標準,按水質監測數據的全年平均值而定,水諮會主席陳漢輝指,至今未見糞大腸菌群全年平均值超標,過往有向內地水利廳反映沙灣河污水問題,深圳當局正在治理。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