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於過去周末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並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貿易戰暫時「停火」,外界普遍認為消息屬正面,或有助促進港股投資氣氛。然而,貿易戰的降溫似乎未能帶動港股進一步上揚,恒指於周一確實隨好消息而高開,最高更升至31464,但貼近31600點時,沽壓再度湧現,急促回調至31200附近的水平;假期過後,大市跌勢加劇,全日收報30665點,跌526點,30800點也失守。恒指於本周四輕微上升94點,收市報30760點。
筆者認為,港股一直未見有足夠動力向上突破的主要原因,相信是因為港元滙率持續疲弱。近期港元多次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已多次出手買入港元,本港銀行體系結餘於本周三跌穿1,100億元,在港元滙率持續疲弱的情況下,市場憂慮本港資金會流走,而且美國債息料持續上升,相信會影響投資者入市的打算。
此外,美聯儲已於本周四公佈五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錄,暫維持基準聯邦基金利率在1.5%-1.75%不變,但若經濟表現符合預期,則可能再次採取加息行動。不過,外界亦對美國加息已有所預期,不是新話題,所以此消息只會令成交一直未能擴大,但應不會令大市作出急促下調。
早前中美雙方經貿磋商代表團於上周六突然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同意將採取有效措施,大幅縮減美國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中方亦同意將「大幅增加」採購美國商品與服務,達至滿足中國人民與日俱增的消費需求,並推動中國經濟朝著高品質發展,相信有利於美方削減貿易逆差,有助其經濟成長,以達到雙贏局面。
但必須留意,聲明中其實仍存在很多模糊之處,包括沒有具體表示中美雙方將削減的貿易逆差之確實金額,只提及到兩國將在能源、農產品、醫療、高科技產品、金融等類別上加強合作,而且對於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措辭亦相當含糊。加上狂人特朗普又再次發表言論,突然又否認放寬對中興通訊(763)的制裁,又表示不滿中美雙方磋商的結果;更在社交網站推特透露「協議需要採用一個不同結構」,似乎又一再暗示中美磋商會朝着新方向發展,此番言論再度掀起波瀾,讓中美貿易談判上充滿不確定性。
筆者認為,現階段中美貿易問題仍是乍暖還寒,即使現階段中美就貿易問題上的摩擦得以緩解,可是筆者依然認為投資者入市仍需謹慎,因為特朗普經常透過社交平台發表其「反口覆舌」言論,而且過去周末談判的協議亦未具約束力,中美貿易的結構性矛盾並未解決,因此投資者仍需觀察中美貿易問題上的動態,特別是下月12日的美朝會談。由於中國對於北韓是否放棄核計劃十分重要,不排除現階段美方不針對中國的貿易措施只是一種換取中方約束北韓的手段,但當美朝會談結束後,美方會否再次「下戰書」,仍然值得留意。
許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