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早年注銷(withdrawn)了一本藏書,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看了心疼不忍心,自己收回來,藏了幾十年,唐先生老了的時候,把書留給是時流亡海外寄居在紐約哥大訪問研究的嚴家其,去年嚴先生七十五歲了,把書託交了給我。收到書的時候,我並不知道輕重,而當我知道這是一本非常珍稀、幾乎沒有人有的版本,足以填補中國人現代出版史、中共黨史、毛澤東研究、張聞天研究等等幾大塊空白時,我沒有太雀躍,反而覺得有點兒不太真實。後來我聽說前幾年福建光澤縣有人曾發現過同樣的一本書,我上面說的幾塊空白,已被填補過了。說是經北京毛澤東書籍收藏家奚景鵬驗證,與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其他珍稀本《毛澤東自傳》比對,認定這本延安書局出版的《毛澤東自傳》,極為珍稀。可惜的是,福建出土那本是一本不完整的殘本,可能因此,人民網的報導,沒刊出任何書影照片,文字說明也有點語焉不詳。
我這本倒是完整無缺,只是繞了大半個地球,加上當年延安的紙張太次,現在已不勝負荷易碎。封面右半邊是毛澤東戎裝全身像,沒戴軍帽,照片黑白印刷。左半邊最上面仿宋體分兩行橫印「美國史諾原著」,中間老宋體豎排「毛澤東自傳」,下邊橫署「延安書局發行」,紅底黑字。封面另蓋一印章「withdrawn」。扉頁除了作者名書名外,還署張洛甫譯、陝西延安發行、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一枚橢圓形「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章」,並「唐德剛存」幾個字。右頁是整版的毛澤東先生「宣言」手蹟:「保衛平津、保衛華北、保衛全國,同日本帝國主義堅決打到底,這是今日對日作戰的總方針。各方面的動員努力,這是達到此總方針的方法。一切動搖、游移和消極不努力都是要不得的。毛澤東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三日」。這宣言題詞蓋有毛澤東印章。毛澤東幾乎不使用印章,這太稀罕了。
扉頁上的訊息很重要:這是張洛甫譯的《毛澤東自傳》,並非一直被視為最早譯本的汪衡譯本。張洛甫即張聞天,中共史上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翻譯這本書的時候,他是中共總書記,要幾年後的一九四三年才輪到毛澤東接總書記。五九年被毛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彭德懷反黨集團重要成員、文革時夫妻被隔離監護,下放到廣東肇慶。一生為黨為國立下汗馬功勞,為毛樹碑立傳,文革後仍不允回京,七六年未及平反含冤逝世。其次,我看了後來不少資料,奇怪的是,沒有張聞天翻譯《毛澤東自傳》的記載。這雖說明這本書珍稀,但物珍稀難得,照理總該有人記得其事的啊。
張聞天譯本正文分為三章少年時代。附錄有四: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小傳、毛澤東論抗日及聯合戰線、毛澤東論抗戰必勝、毛澤東等呈蔣委員長一致對日抗戰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