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風雨欲來的中美貿易戰,在劉鶴帶團訪美,談判兩三日之後,卒暫時和氣收場,劉鶴說雙方不打貿易戰,美國財長努欽利說雙方談判on hold(即暫且如此),意味如情況有變,中美雙方的貿易戰還會再起烽煙,美國貿易代表,雷希澤則說在知識產權方面,美國不會鬆手。
說來說去,中美雙方就是暫時和稀泥,簽下一個十分模糊的聯合聲明,敷衍了事,從美國不向中國正式實施懲罰性關稅的角度看,中國看似贏了,但中方同時承諾,將來大舉購買美國貨、美國服務,意味着更多美國農產品、飛機、製造業產品與金融保險服務進入中國,與清朝(1842)簽下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望廈條約」、「黃埔條約」,讓英美法等國取得與中國通商的權利沒有多大的分別,難怪「金融時報」報導,內地一些網民惡搞劉鶴,在網上讓他穿上清朝官服,向外國屈膝!
中國有鷹派網民,美國也有鷹派議員、官員,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議員在中美雙方發表聲明之前,在國會通過議案,禁止商務部「放生」中興通訊,將令狂妄總統特朗普十分為難,他在Twitter責成商務部長快些解決向中興禁運的問題,但商務部又受制於國會議案,如何是好?看來特朗普憑個人情緒及與習近平通電話的結論而決定國家政策,實在輕率,於三權明顯分立的美國,特朗普絕不可能學習習近平,一人說了算。
中國鴿派自然會說,沒給美國的共二千億美元要求嚇倒,聯合聲明只提及大幅度增加購買美國貨品美國服務,沒有一個數字,是中國的勝利。美國的鴿派則說,成功得到中國增加買貨的承諾及不調查美國高粱入口是美國的勝利。政治談判的藝術,就是如此,讓雙方都覺得自己勝利,有面子,實質上,雙方都寸步不讓。嚴格地看,中國的政策還是「相忍為國」,還是要韜光養晦,不能在這個時候與美國正面衝突,要爭取時間縮短兩國的科技差距。中美共同聲明完全不提中興,「特朗普放中興一馬」的Twitter並不是聖旨,故此中興命運未卜,如從休克狀態走向倒閉,就是美國的大勝利,中國科技工業受到嚴重挫敗。中興是香港上市公司,已經停牌,不知何時復牌,港交所應要求中興每14天發表一次公告,講述最新營運狀況,才算是向股民負責!